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
黑蚂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车架号在哪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
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
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
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
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
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
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
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
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
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
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
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
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
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革命歌曲大全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
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
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
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徐志摩那些黯然心动的话
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
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
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
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
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早发白帝城古诗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
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
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
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
烂的阳春三月的景,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
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