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翻译)
  《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
原文:
介绍怎么写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人琴俱亡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
威廉布莱克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什么缘故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差不多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模样。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阿尔多罗西
  子敬一直喜爱弹琴,(子猷)一直走到里面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
差不多不和谐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因此痛哭了专门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红酒木瓜靓汤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信任
  释义:子猷:王徽之 字子猷,王羲之的亲小孩 子敬:王献之 字子敬 王羲之的亲小孩 亡:死去,不存在。都:总,竟。了(liǎo):完全。舆(yú):轿子。调:和谐。“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成语故事: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亲小孩,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模糊糊回道:“大致是管马吧。”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呢?”他回道:“我不明白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
马死掉可多?”他干脆说:“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死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专门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常,做哥哥的专门佩服自己的弟弟。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小偷一听,惊慌地逃跑了。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专门高。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突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那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熟知学问,不媚权贵,因此献之赞扬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确实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专门不容易的,因此徽之说他傲世。后来,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因不适应宫廷那一套十分拘谨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不大会儿,难道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当时有个术士(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假如有活人情愿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
摇摇头:“代人,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如何能代替他呢?”不大会儿,献之去世。徽之在办丧事时难道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行。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
  王徽之因极度悲伤,不大会儿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