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论语》和《萨迦格言》为主要参考文献,在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对藏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做了深入的对比和整合,证实了历史背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了藏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性。
关键词:论语;萨迦格言;孔子;伦理思想
一、绪论
“文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总和。文化是一个综合范畴,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 文化心理即是人们在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更加偏重了社会的内在文化,如伦理思想、道德情感、行为处事等等。
本文参照《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一书的结构模式,从道德、伦理、勤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论语》和《萨迦格言》的基础上,如李钟霖的《藏族格言诗中的伦理道德观》 、咚德福、班班多杰的《﹤萨迎格言﹥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探讨》 触摸板失灵、星全成、仁青的《再论藏族格言诗中的伦理思想》 ,对藏汉文化进行了深一层的对比,以此印证了自元以来西藏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有确凿的历史,更有一脉相传至今的文化传统。
二、《论语》和《萨迦格言》
1.孔子思想的形成
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小木屋系列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宋国贵族。《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春秋战国,是一个革新的时代。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封建性质的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并发展;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教育由“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渐而形成了“诸子百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