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二:咏物诗
一、什么是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一般以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寄寓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二、特点:(我们通过几首大家熟悉的诗歌来总结咏物诗的特点)
  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2、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
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泽描写;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从以上三首诗歌,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梅花的“不畏严寒 、清雅高洁”、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光明磊落的襟怀”,当然,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体现,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三、咏物诗的类型
  1、“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即是作者的自况。前两联点明因蝉声而触发的满腹忧思。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屡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狱,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这寒蝉的哀鸣!颈联秋蝉的处境,又是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
四、咏物诗所寄托的常见情感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好书读题榴花(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台落绛英。
杨柳枝( 白居易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榴花开得那么鲜艳;柳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花开不并百花丛”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五、咏物诗常见的手法
    1、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抒怀。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2、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比喻相似点侧重于本体和喻体之间外在的形似,而象征的本体与象征体之间更侧重于诠释人的情感或态度。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桃花象征美人,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蝉,象征品行高洁;梅花,傲霜斗雪,纯净洁白,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常用于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象征用象征物靠联想来暗示象征义,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描写所咏之物常用手法:①比喻 ②拟人③对比、衬托“夫妻二胎超生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将独立疏离的菊花和丛中百花作对比,突出菊花自甘寂寞。有时,还会把物本身不同时期的情状进行对比。④侧面烘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
抒情诗歌
六、读懂诗歌步骤归纳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七、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2、形象分析: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国庆图片                        自身特点:不与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比拟)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
八、咏物诗赏析:
归 燕 诗    张九龄
陌上花开安意如
海燕虽微眇, 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 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 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 鹰隼莫相猜。
  诗人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乘春亦暂来”句,是写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就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此时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得不退让,但心中不无牢骚和感慨。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孤雁”不饮,不啄,而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次联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相失在“万重云” 间,对比中体现此时此刻的凄惶心情。而孤雁正是诗人的写照,诗人所思念者不仅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望尽天际,那失去的雁仿佛总在它眼前晃;似乎那雁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结尾以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之情那么痛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理解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这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这是一篇念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
放 鱼    李玉
早觅为龙去, 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 触口是铦钩!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写诗人在将鱼放生时对鱼的嘱咐。“早觅为龙去”,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和鱼有关的典故,在我国古代富于浪漫彩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有
鳞有须、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因此,为龙或化龙历来就象征着飞黄腾达。但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却别有新意,他是希望所放生之鱼能寻到一个广阔自由的没有机心的地方。一个“早”字,更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接着以“江湖莫漫游”句,顺承而下。“漫游”本是为鱼所独有的生活习性,但在这里,“莫漫游”和“早觅”的矛盾逆折,却又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为什么希望鱼儿要早觅为龙,又劝其莫漫游于江湖之中呢?这就引发了下文:“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香饵”与“铦钩”,也都是和鱼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关的事物,铦是锋利之意,“铦钩”与“香饵”相对成文又对比尖锐,那触目惊心的形象可以激发人们许多联想,“须知”使诗人劝诫的声更加恳切动人,而“触口”则更描摹出那环生的险象,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担心的情态。这首《放鱼》寄意深远、小中见大。写的是了具体的尺寸之鱼,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抒发封建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对于险峻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感受。
未展芭蕉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首句运用比喻从外在形状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一个“冷”字,写出了外表的冷峻;“无
烟”写出了其外表的平静端庄;“绿蜡干”则突现了其颜及亭亭玉立的娴雅姿态。由于诗人比喻贴切新颖,未展芭蕉的视觉形象变得可观可感。次句是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一个“怯”字,就把其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给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第三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把笔触伸向心灵的纵深处。古人书札大部作卷筒状,正和未展的蕉叶相似。结句是说未展芭蕉变化当即,一旦和煦的东风吹来,它就会慢慢展开,正如少女心事会被调皮的小伙子知道一样。这里的“东风”已经拟人化,而一个“暗”字则曲尽其妙,它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微妙变化和不易察觉,又维妙维肖地写出了青年人调皮、好奇的情态。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这首咏物诗比喻奇妙,诗人把未展芭蕉比作娇怯含羞、情窦初开的少女,比作书札,然后进行拟人化、形象化的状摹,“怯”、“藏”、“暗拆”等动词的巧妙措置,都增加了诗歌的情致,令人感到形象新奇迷人。脑梗预防方法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首句,诗人告诫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
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摘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 三、四两句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描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作者赋予菊花不求高位、不慕荣华的思想品性。“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