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振如何用“还原-分析法”解读古代诗词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1
福建龙岩一中  邱静芳
古代诗词的鉴赏在高考中属于雷打不动的固定考点,长期是教学复习迎考的重点,而且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无论怎么说,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孙教授强调,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因此,就要善于从看来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看来相异的作品中,看出来相同的地方。这是科学抽象的基本功,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看出矛盾所在,看出相异所在,是分析的前提。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中,解读了27首古代诗词。为了便于学习,笔者试着对他的解读方法作个归纳。
一、多角度提出质疑
1.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比。
如解读《敕勒歌》,提出这个问题:类似写草原的民歌并不少见,为什么这一首却成了经典性的,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2.从诗话家已有的定评中提出质疑。
如解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一句,有这么一段文字:
抒情诗歌
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经霜草脆,故能折断。这种说法也许有根据,但是其中有矛盾:既然很坚韧,就不易折断。至于经霜草脆,则不是西北草的特点。草枯则黄,枯久则朽,朽则发白。这是北方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某一种草的特有现象。为什么古代的学者要这么费劲地考证西北实有其物呢?
3.从诗歌类型角度质疑。
如写景抒情诗歌,解读《春夜喜雨》,提出:诗凭什么感人?解读《望庐山瀑布》,提出: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的感情呢?
4.借助诗话家的定评,进一步质疑。肾虚的原因
如解读《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提出:众口一词都说好,但是好在什么地方,一千多年来,那么多诗话家,却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解读柳宗元的《江雪》,提出:这也是一首以图画来抒情的杰作,历代诗评家,一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大多数是印象式的论断,并没有把道理讲出来。
如解读《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裁),《批点唐音》说:“此篇鲜媚如晚唐,但不俗。”孙教授接着写道:为什么并没有感到俗艳呢?自从这个问题提出来以来,几百年了,还没有人从理性上回答过。在我看来,这是因为……
5.从风格还原上提出质疑。
孙教授强调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抓住作品的特殊点,要对作品的风格或者作家的特点穷追不舍。如解读《西江月 遣兴》,直接提出:它很有特点,特点何在?
6.在同一种表现手法上比较质疑。
如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她的十四个叠词。叠字
的使用固然有其特殊的效果,但从修辞技巧来说,这样连续性的叠词并不是越多越妙,孙教授接着列举了许多不成功的例子,然后提出质疑:为什么其他人用的叠字给人多余繁冗的感觉,而李清照却不会?从而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在内容上,情感上的深沉。
7.还原情感逻辑提出质疑
按常规情感来理解,提出假设。再与诗歌的情感逻辑发展作比较。前后对比,提出质疑。如解读《独坐敬亭山》的三四句时,孙教授解读道: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是寂寞、苦闷、烦厌。这对于人来说,有一种否定的性质,诗人完全可以宣泄他的苦闷和烦厌。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俗了,就没有李白的特点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极端孤寂之中,诗的情感,却发生了一次倒转。面对无声的敬亭山,不但没有感到烦厌,相反倒是感到“不厌”。这不是无理吗?不,这里隐含着诗的情感的逻辑特点。……这里,李白的妙处在于,既突然,而又不太突然。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如孙教授在自序里所说的,各种还原法、比较法都是低层次的操作性方法,而最高层次,
从哲学上说,是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他说,“如果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话,那也不过是,我把这种方法用得很彻底,用得很坚决,将之转化为操作性方法,并使之系统化。”
笔者笨拙,并没从纷繁复杂的分析之中看出其系统性,但是,确实知道了孙教授如何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1房盟中国.抓住诗歌创作特点
如解读王之涣的《凉州词》时,引出《万首唐人绝句》编者提出的问题:“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表面上是一字之争,实质是关于诗的写实性还是想像虚拟性质的分歧。
因而,这首诗歌解读时,孙教授抓住诗歌创作的特点,进一步解读道:“诗歌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来自真切的画面,来自视觉写实,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
更为依赖假定、想像来超越现实,如果拘泥于写实,诗人的感情就比较难以渗透在景观之中而得以自由发挥了。只有在假定的、虚拟的情景中,主观的情感才能渗透在客观的情景之中,得到比较自由的发挥。”“诗歌的艺术准则,不是写实与否,而是情感与景观的猝然遇合、交融中是否有独特的感触,虚拟的自由,意境的创造是否产生特殊的审美价值。”
2.抓住诗歌的结构特点
如解读《凉州词》抓住绝句的特点,从结构上去解析,先讲述作为绝句的共同点:比较杰出的绝句,往往是第三句、第四句,在句式上有所变化,从陈述句变成疑问、感叹、否定,条件复句的比较多。这是因为,这种句式,主观的情感彩比较强烈。并举了大量例子证明“这是一种规律,许多杰出的绝句都是合乎词规律的”,然后重点鉴赏“何须”二字:因为有了这个“何须”二字,这首绝句就从描绘图景,转入为抒情。这样的解读扩展了诗歌的深度,有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倘若你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必须占领知识的高地。
简单化妆步骤
还有对《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的解读更是从结构上去分析的,六言绝句,缺少变化。联系王维精通音律,不会不知道六言节奏上的缺陷,最后分析得出结论:“或许正因为
六言缺少了起伏变化,才更有一种淡漠、平静、闲适的感觉”。
3.抓住作品特殊的角度
如解读《敕勒歌》最后三句时,孙教授分析道:从意念上来说,这是一个对转:从苍凉,到水草丰美;从无人,到人的欣赏的目光和喜悦的心灵。从结构上来说,这是双重的反衬:一是广阔无垠、大面积的空白,与微露的牛羊之间的对比;二是从苍凉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悦。
解读《木兰辞》还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理解“英雄”。
4.抓住诗人的特点进行分析
如解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抓住岑参的两个特点进行分析:其一是很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尤其是抓住局部特点,以激发读者全面的联想;其二是善于运用比喻。
解读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时,开篇就明确: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
抒发的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激情。如……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
5.多方比较深入分析
孙教授在解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最后一段中对“比较”一法作了补充说明:“比较只须一点相通,四面八方,无可不比。故本文有意将该诗与李白、杜甫,甚至李世民的相比,以显示比较作为方法贵在不拘一格。”例如,提到雪,就从汉语讲到英语,从谢道韫讲到李杜,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归纳解说:岑参从战争的现场写边疆将士感觉中的雪,雪仍然是美的,但不是李白式的浪漫的温暖,他并没有回避寒冷的感觉,但是也没有杜甫那样的悲苦之感,而是一种以酷寒为美的豪迈的感觉。这可以说是岑参对唐诗中苦寒美感的一种开拓。
624价值观.运用美学知识提升解读的高度
如上例,解读陶渊明的朴素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朴素美的相关知识:“……朴素,本身并
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
这也是诗歌结构的一种,是内在的结构。
如解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鉴赏时含有哲学的思考。孙教授抓住“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字,解读了其三重内心感应暗示,说其无人而有人怜,有人而无人影。内心和外物之间的多重的互动,构成了情感的“场”,无声地升华为意境。并明确“这是从诗的内在结构和人的情感结构来欣赏的”。
又如解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作者运用到了时空变化的审美知识:“在这首诗中,情感主要是依赖空间和时间的自由的双重跳跃性转换而得到充分的表达的。……以时间空间的转换,表现情感的转折,就这一点来说,是中外诗歌不约而同的:眼下的一切会成为未来的回忆,而回忆可能使不幸转化为美好的欣慰。如普希金著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这样。”
三、点滴感悟
要会揭示矛盾,才能到可分析的对象。而要从天衣无缝的统一中出相异点、特殊点,没有一定的知识积淀是没法做到的。“只有具备抽象的想象力,才能把隐秘的矛盾揪出来”(第10页),这谈何容易?而要能够从四面八方对作品进行还原进行比较,也不是一件易事。不仅要掌握各种诗歌体裁的结构特点章法特点外部结构内部结构,还要了解历代诗话家对其的相关评论;既要有诗学知识,还要有美学知识、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学知识。所以,孙教授的解读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当然,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爱丁堡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