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德的基本理论
法制教育总结一、道德的含义和结构
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I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最初,“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的含义是指道路,以后由道路引申为事物运i 变化的规律,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规则、道理。“德”与“得”相通。“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律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先秦时期的思想家管仲把“道”与“德”统一为一个概念,他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之于下”。此后,庄子、苟子在其著作中也多处使用“道德”一词。他们对道德_ 予了确定的含义,即道德是符合一定道理、规律的益于己又利于人的思想行为,它既包含i 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也包含个人品性修养之义。道得之于心,又见之于行。有道德的人既j 懂得道理的人,又是品行端正的入。
二、道德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基本特征
道德的基本特征有以下4个方面。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道德的客观性,一方面是指道德的内容是对客观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是指道德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源自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必须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发展的需要。
道德的主观性在于,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必然与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理性、是非善恶标准及行为习惯相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
道德既以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为基础,又经过了主体思维活动的加工和概括。道德是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2.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统一
道德的他律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每个人置身于特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生活中,而道德生活环境往往是既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惠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表现为客观存在的道德规律对人们行为的限定和约束,而这种约束和限定是不可随意选择的。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经过行为主体的认同,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观念,成为人们自主、自
觉、自愿遵守的道德律令,表现为人们为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而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修身、养性。
道德作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社会意识,既是一种道德他律,又是一种道德自律,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辩证统一。他律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升华。个体道德的发展就是一个由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由服从规范走向发挥主体性的辩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充分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既要求公民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又强调依靠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行政手段、乡规民约、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气。
3.阶级性和全民性的统一
道德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被一定阶级利益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定阶
级意志的体现,反过来它又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
道德的全民性是指卣一定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体现一定阶级意志的道德规范是为全社会成员所共同奉行、共同遵守的。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手段,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普遍的全民性,并且二者辩证统一。
现今,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人民众思想道德等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关系到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是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由全社会来做,由全民广泛参与。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是人民众,道德建设的任务和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民众既是道德建设的对象,也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既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享受者。人民众自己教育自己,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人民众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在道德实践中自我选择、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依靠广大人民众积极投身和参与,使道德建设成为广大人民众自觉自愿的一种积极行动。
4.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道德的现实性在于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利益关系的反映。棒喝
道德的理想性在于道德虽然产生于一定的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但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受产生它的经济关系的限制,独立自主地向前发展,将未来社会中的道德理想、先进道德提前显示出来。使
得道德具有改造社会道德风尚,培养理想道德人格,把现实道德状况提高到理想道德境界的作用。
道德的现宾性和理想性是辩证统一的。道德的现实性根源于道德的本质,道德的理想性根源于道德的超前性。道德的现实性是理想性的基础;道德的理想性对现实性具有指向性。从现实性出发,达到理想性境界,是道德发展的必然性。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人是社会的人。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来到世界上一总要和他人、和社会发生这种或那种联系。例如,在家里要处理好与父母、兄弟、妹及配偶的关系,在学校要处理好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参加工作后要处理好和单位领导、同事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上要处理好和朋友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欢乐和幸福5 处理不好,就会带来烦恼和痛苦。而这些关系的处理需要通过道德来进行调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道德友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
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
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比历史上任何道德体系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强大。它对于增强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道德、艺术、政治、法律、宗教等是基本的社会意识形式。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必然产生联系。
(一)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道德与政治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道德与政治的区别
第一,道德与政治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而道德则往往通过政治的折射反映经济关系。由于道德与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程度不同,它们对于社会经济基础,从而对于社会制度的作用也不同。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根本问
题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要靠政治斗争来解决,而不能靠道德说教。政治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通过思想教育,巩固或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唤起和促进人们的责任心、义务感,从而起到维护或推翻某种经济基础的作用。
第二,道德与政治反映人们社会关系的角度不同。道德反映的是那种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所维持的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政治反映社会关系中的阶级关系,并借助强制性手段来调整这些关系。
第三,道德与政治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时间不同。道德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政治存在的条件是阶级社会,而道德形成、发展的条件是人类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原始社会的道德就开始担负起调整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职能。
2.道德与政治辩证统一、楣辅相成
第一,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并为其服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道德通过政治的折射反映一定的经济关系。道德不但要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而且也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
第二,政治力量、政治机关所进行的道德宣传和推广工作,对道德的形成、发展和普及有巨大作用。
第三,社会成员个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同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第一,道德与法律的产生和发展不同。法律存在于阶级社会,道德从原始社会产生以后就伴随社会的存在而存在。
第二,道德与法律所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以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强制力量为前提的,法律的实行要靠政权中的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关来保证。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人们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道德和法律的作用范围不同。法律上,统治阶级的意志集中体现在统治阶级总想把自己意志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个领域,使立法的对象既宽又广,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随着社舍的发展,法律越来越完善,社会逐渐由人治走向法治。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更广泛,受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道德都可以且应该谴责,而受道德谴责的一切行为却不一定都违法。
2.道德与法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统治阶级往往一方面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写进法律条文,通过法制的力量推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通过道德教育来维护法制。
四、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道德修养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
麻辣臭豆腐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的。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不同的崭新的人生观。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谁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首先,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以批判继承前人的进步思想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无论是劳动人民还是剥削阶级的人生理论,从总体上看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的,是非科学的,但其中不乏积极的、合理的、进步的因素。这些积极、合理的因素被人类一代代批判地继承下来,并且加以发展、创新。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的高度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并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成果,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力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既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高度概括。
第三,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发展和丰富了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列宁指出:“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常规,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因为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众的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列宁把无产阶级人生观具体规定为每个成员的行为准则,落实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反对自私自利的剥削阶级人生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生观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
创业公寓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
首次把无产阶级人生观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的重要发展。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是同党的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相一致的。早在1942年,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就明确地提出“为什么人的
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944年同志以《为人民服务》-文来纪念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再次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1957年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众》-文中,他更突出地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还在其他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认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是每个革命者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为人民服务思想作过论述。
同志进一步发展了同志的思想,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极其重视强调和倡导“为人民服务”。他说“中国共产党的含意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关心不关心、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
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他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表达他对人民的信赖和尊重。
同志根掘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在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同志多次强调,“我们一定牢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站在新的高度上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掌发展、促进社会和
谐,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应具备的品格和素养。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更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谩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五爱”作为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提出
“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经济关系之中,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基本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
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所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道德”这一内容。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所通过的宪法中再一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是对建国初期《共同纲领》中所提出的“五爱”要求的进一步发展。把“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所包括的内容更为广泛,更为符合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五爱”界定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关系。在现阶段,人们的道德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不外乎是任何正确处理对祖国、对人民、对劳动、对科学、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他道德关系的处理。这是我国道德建设的一条“底线”。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
测智力题
1.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