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特
  谈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特
  摘要:余秋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本文拟从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出发,对其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也参阅了诸多的材料,主要先从总体上浅谈一下他散文写作风格,再从他表达的主题、语言的特、表达的方式等方面分述,继而体会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余雨秋;语言特;表达方式;
  一、 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主要内容三不放过原则
  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霜冷长河
遵纪守法的作文
如何加密文件  二、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著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在目前文坛泥沙俱下、日益堪忧的情况下,余秋雨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开辟了散文新文风。“余秋雨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从总体来说,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
史、自然、人生。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因此,在综述的前提下,我们现着重从他的语言特,表达方式等几个细节略谈一下。
  (一)文学语言的独创性
  1.剥除装饰,显露本
  除了剥除彩的装饰外,他也不喜欢“气息”的装饰。他的文字既没有名士气、简古气、园圃气,也没有桐城气、新月气、哈佛气,更不追求京味、川味、塞外味。他让所有的气味都回归内容之中,只让语言变成当代中国文化人日常的感性话语,然后再来负载不同的内容。这是一种舍弃,甚至是一种牺牲,但他手下这种无声无的语言进入了一种无障碍状态,几乎具有了无限的发挥可能。我认为,这也是余先生自从操持文学语言之后能够纵横驰骋、无学不窥、无远弗届的原因。有的作家,则让过于有特的语言困住了生命,只能发一种腔调、摆一种姿势了。
  2.感性叙事,构筑场景
  余秋雨先生的文学语言,着重于感性叙事。这与着重于抒情或议论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叙事是文学之本,抒情和议论都应以叙事为基础,因此他希望中学里的作文教学应加强叙事训练,缩小抒情和议论的比例,并把它们沉淀在叙事之中。但是,由于抒情常常被误会成“文学性”,议论常常被误会成“深刻性”,叙事历来不被充分重视。余秋雨的文章中,几乎不见单独的抒情,偶有较长篇幅的议论,但主体部位一定是叙事。最佳的议论也都渗透在叙事之中,叙事之前的议论。只是介绍性、引入性、铺垫性的手段,为了引出叙事。   余秋雨先生敢于在语言中洗去装饰和彩的原因。他认为语言的感性远超语言的彩,同样,对场景的铺排胜过一切零星的装饰。
图书阅览室
  《文化苦旅》中最动人的篇章,都在于感性场景,例如《道士塔》、《阳光雪》、《沙原隐泉》、《风雨天一阁》、《牌坊》、《庙宇》、《信客》、《老屋窗口》、《腊梅》、《这里真安静》等等。连深沉的《山居笔记》中的一些篇目,如《苏东坡突围》、《千年庭院》、《抱愧山西》、《乡关何处》、《遥远的绝响》中也包含着令人难忘的感性场景。两本考察日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自不必说,最近出版的《借我一生》的感性场景就更多了,这需要另有专文研究。我认为,在常人难于构筑感性场景的地方居然构筑起了感性场景,这是余秋雨先生作品的无敌亮点。
  3.非凡节奏,触摸心律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极可诵读,我听过好几位德高望重的朗诵专家诵读《文化苦旅》的录音带,都极为振奋。但是,与其他常见的朗诵文本相比,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不适合表情浓烈的排比渲染。它们隐藏着一种难度最高的口语潜质,那就是内在节奏,可以说是内心节奏。
  这种内心节奏常常体现为作者喁喁私语间的心理徘徊、进退自问。如:“只要历史不倒退,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不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这是一段议论,魅力全在内心节奏。有无奈叹息,又有自我说服,然后产生联想,最后得出感叹式的领悟,这每一层都由不同的语言节奏来表明。试读几遍,即可明白。
  在叙事过程中,余秋雨先生的语言节奏更是发挥到驾轻就熟的地步。一般写作教师讲得更多的是文章的详略关系、简繁关系,都没有切中要害。一篇文章,即使详略匀停、简繁得当,也可能是乏味的。其实,这一切除了内容之外,都因节奏的进度而取舍。余秋雨笔下
的详略、简繁就是靠节奏来调配的,可以详至细微,也可以略如跳跃,全部受控于那个神秘的整体节奏。他写什么都好看,说什么都好听,也都与节奏的魔力有关。
  (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引证丰富,立论高远,结构匀称,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既有博雅的文化内涵,又无一般学者文章大掉书袋的生涩,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可是却不偏激,字里行间充溢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与平易朴实,那些灰黄的故纸残篇一经他的妙笔点染,浩瀚的时空中立刻充满五颜六栩栩如生的江山人物。这与他在散文中娴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是分不开的。圣诞树图片大全
  叙事的小说化传奇化特点。余秋雨很了解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希望到一个可以依赖的脉络,能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小说就有这样的功效。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就文学常识而言,我们都知道,散文是一种轻松、自由的问题,只要是主题需要、写作的需要,适当地进行虚构是可以的。余秋雨比较善于构建故事,他的散文里就有很多传奇彩很强的故事,简单如《道士塔》,通篇写的就是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复杂一点的如《风雨天一阁》、《苏东坡突围》,前篇写明清数百年间宁波一座私人藏书楼的传奇
故事,后篇写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都是极有味儿的小说素材。余秋雨把这些小说素材引入散文,正好达到了散文的创作意图,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小说的要素还有细节,靠细节构筑成一幅幅人间风情画是小说家的功夫之一。余秋雨的散文中也常常有栩栩如生的描绘,多到不胜枚举,从而达到与故事一起成为他那些精辟议论的基石。当然,余秋雨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小说的技法和观念,并将其渗透到文章中,使得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始终充满着阅读的张力,从而使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疲劳。《风雨天一阁》有惊心动魄的家族秘史,《这里真安静》有神秘诡异的坟地,《柳候祠》,《江南小镇》等大部分篇目,均有墨客骚人以及形形的名人和种种风流余韵和奇闻轶事,成为文本中一个个兴奋点,不断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散文的剧场效果
  余秋雨在创作文化散文之前是从事戏剧理论创作,对于戏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地运用了戏剧效果。他也曾说:我在散文中追求的场景,会使有些段落写法上近似小说,但小说的场景是虚构的,而我的'散文中的情景,则力求真实。
这些话我们可以从《文化苦旅》中到印证,如《都江堰》那久久伫立的仪态,复杂的心理情绪都可作为剧场的一个场景。还如《白发苏州》、《信客》等篇章,只要略改一下就可搬上舞台。因此,这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文章,充满了阅读张力,常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境界。
  余秋雨深谙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他凭借小说这种文体,使他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首先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余是一个比较善于构建故事,甚至是很多传奇彩很浓的故事,如《莫高窟》写到乐尊;写《上海人》,思绪飘逸,引叙出徐光启的故事,进而更深意义阐述上海人文化性的构成;其次小说的要素之二是细节。余的散文中常常见到栩栩如生的描绘,靠细节构筑成优美深邃的诗情画意。
  三、余秋雨散文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诸多的历史文化因素,形成了诸多的居住体,这些落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余秋雨非常关注这些体间的差异。余秋雨关注体文化人格这一文化态度无论对扭转散文的走向,还是健全民族人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传统散文一向注重表现自我生活空间和精神寻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出于对五、六十年代散文政治抒情取代个人抒情的反拨,对个体灵魂的张扬又进一步推向深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新潮散文”的加盟又把散文的“向内转”推向极致,一时间,表现自我感觉、梦幻、意识流等内心体验成为散文创作的主流,散文的社会功能日趋弱化。在这种背景下,余秋雨散文对体人格的关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使散文创作从自家小院走向了中国大地,走向了历史文化。
  另一方面,中国先哲们重视集体利益,强调个体向体高度认同。由此形成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体价值取向和心理品行。但一直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人格等级不明显,文痞和大师以同一种形态出现,高层文化人格被耗损,低层文化人格活跃,从而影响了高层文化人格的塑造。余秋雨对体人格的关注和研究,对调整民族的人格结构、塑造健全而响亮的民族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新千年开始,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重心转向了对世界古文明的现代形态的实地考察。《千年一叹》散文集以日记的形式,从古希腊开始,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慢慢钻研下去,记录了从希腊、埃及、以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
坦直到印度、尼泊尔的考察历程,几乎囊括了人类早慧的文明古国。文史哲全在视野里,任何一个文化巨人都不放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的、莎士比亚、狄德罗、希勒、歌德、康德、黑格尔、伏尔泰、雨果……一路对话下来,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文化洗礼,终于形成了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态度。中华文明缺乏人类整体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命题。此外,中华文明好多价值系统构成的时间太长,空间太局限,这对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十分不利。所以,余秋雨这一文化态度的选择,这一评判坐标的建立,为中国同世界的国际对话搭起了一个平台。余秋雨对中西深层文化异常关注的文化情怀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在中国的散文世界里,如果没有余秋雨的作品,那它当然也是芳草繁茂,乔木挺立,但是有了余秋雨的作品之后,这就成了中国散文风景中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去处、一个不可或缺的景象。
  可以说,余秋雨散文的出现犹如一阵轻风,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让广大读者不能不惊叹:散文史上真正的大家出现了。余秋雨散文早已跨越了文学而走向文化,我希望中国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家都来读一读余秋雨的散文。不止欣赏价
值,还有更多的参考价值。无疑,余秋雨堪称大家,是因为他创造了新的文学审美形态,使散文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的张扬到整体精神的反思。
  注释:
  [1]余秋雨.余秋雨简要读本.莫高窟序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12页
  [2]余秋雨.余秋雨简要读本.文化苦旅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