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1) 对我来说,‚余秋雨现象‛仅仅是一个个案,它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义,早已经超越了余秋雨这一具象的生命个体,而具有了一种普遍的‚共性‛。我希望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分析,透视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缺席与独立意识的沦丧,并寻出一条精神重生之路。
历史拷问与灵魂拷问
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大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余秋雨在九十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刻,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对历史进行一场艰辛的‚反刍‛,无疑是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
……在余秋雨的笔下,反复出现了许多悲剧事件与悲剧人物。在悲剧人物当中,尤以读书人为其关注的重心。余秋雨在拷问历史和历史上的人物时,的确显示出‚下笔力透纸背‛的功夫。然而,正是在这一面表现得太突出了,另一面就显得失衡了——1949年以后的历史在何方?作者自己在何方?
我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很少读到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的反思,很少感受到他有直面自身心灵世界的时刻。两个
巨大的‚空洞‛导致了我对余秋雨散文的怀疑。……
一面重,一面轻,结果自然是天平失衡。真正的拷问者,自己也应当同是受拷问者。由于‚受拷问者‛身份的缺席,使得余秋雨散文本来能够达到的思想力度严重被削弱了。历史出现了断裂,人格出现了断裂。网页字体变大怎么办
刺五加禁忌高贵的形象并不是通过对自身的遮掩来确立的。尤其在文学领域,伟大的作家们往往都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真诚‛——真诚地向作者袒露自己的心灵,包括自己心灵中的善和恶。俄罗斯大文豪们,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无不是将自己的罪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对自身恶行的暴露中,完成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从而走向灵魂净化之路。让读者认识到自己不是圣人、不是完美的人、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人,这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高贵,反倒成就了他们的高贵。所以,我认为,在余秋雨的作品中,自我灵魂的缺席,并非简单地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而还存在着更加深刻的原因。就连郁达夫也勇敢地袒露自己被欲望所淹没的风月生涯,那么余秋雨究竟要掩饰什么呢?难道他还存在着比这更难以直面的往事呢?……
‚余孽‛
……当年,余秋雨所效力的《学习与批判》杂志,由张春桥、姚文元所控制的‚上海写作组‛真接管理。这个写作组威震南方,与北京的‚北京大学大批判组‛和‚清华大学
抱怨造句大批判组‛三足鼎立,一时间,呼风唤雨,指鹿为马,无所不为。上海的御用写作班子以‚石一歌‛为笔名
发表大批判文章,所谓‚石一歌‛者,意思是11个人。(当然,由于前前后后人事方面的变动,‚石一歌‛的人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11个人。)这个笔名与北京的‚梁效‛有异曲同工之妙。(‚梁效‛者,‚两校‛也,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余秋雨少年文章,名动公卿,当然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于是,两个巴掌一拍即合,他成为‚石一歌‛中最年轻的、‚立场坚定‛、‚有一定理论水平、斗争经验、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有培养前途的革命青年‛。据若干余秋雨当年的同事透露说,他在写作组中的态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为他的出表现和突出成绩,他深受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青睐。如果不是的去世和的结束,余秋雨也许会走上一条类似于姚文元的飞黄腾达之路一他写作大批判文章的才华并不比姚文元低,假如被领袖看上,定然青云直上九千尺。
我重提这段往事,并不是故意余秋雨先生过不去,或者抖出他人的隐私来给今天的人们好看。当年参与写作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想,作为一个入世不深的青年知识分子,多多少少都是可以原谅的……我认为,过分地在道德上对逆境中的人的选择苛求,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然而,当事情过去以后,自己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历史呢?是忏悔、
是反思,还是遮掩、伪饰?我认为,对过去的事情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比事情本身更加重要。
父亲节手抄报大全漂亮令我遗憾的是;余秋雨先生断然选择了遮掩和伪饰。……他为辩护,归根结底还是想为自己开脱。他竭力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辜的‚保守派‛,然后心安理得地面对‚新时代‛。但是,有时导致的结果
是越遮盖越张扬,污点往往越描越黑。尾巴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时候露了出来。对此,张育杭先生疑惑不解地追问说:‚按照并不复杂的经验提示和逻辑思路,早在初期就已经对‘造反’之类‘心灰意懒’,‘赶不上潮流’的余先生,何以到了后期竟然突变为‘笔锋犀利’且十分活跃的‘大批判’写作者和‘潮流’中人呢?‛(张育仁《灵魂拷问链条的一个重要缺环》,《四川文学》1999年第10期)巧言令的余秋雨先生如何回答呢?
血沉高说明什么问题《胡适传》:个案分析
从七十年代初期起,余秋雨成为上海的一盏明灯。他的走红并非始于九十年代初的《文化苦旅》,早在七十年代初他就是‚理论界‛的风云人物。当时,他写作了数十篇‚脍炙人口‛的大批判文章,这批文章的读者一定比今天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的人还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走出‚彼得堡‛》、《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胡适传》等等。(这些文章均明确署名‚余秋雨著‛或‚余秋雨等著,至于其他未署名的,也是由余秋雨撰写的文章还有很多。考
证出这些文章确实系余秋雨所写并不困难,因为即使余秋雨本人不承认,但很多当事人都还健在。)
霜冷长河《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是典型的石一歌的风格,即把鲁迅先生利用来作为他们打人的棒子,恣意曲解鲁迅的作品和思想。这篇文章谈的是鲁迅的杂文《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余秋雨歪曲鲁迅所说的‚永远进击‛,对敌人不能讲‚大度、宽容、慈悲、仁厚‛,而直接移用到当时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上,
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打击‚复辟狂‛——也就是所走的道路。这是鲁迅先生去世后三十多年发生的对鲁迅思想最无耻的‚‛行径之一。今天那些为余秋雨先生优美的文笔倾倒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们,那些围着他签名的和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他的讲演的青年们,有谁会想到他们尊敬的、温文尔雅的余秋雨,也会写出以上那样恶劣得不能再恶劣的文字来呢?余秋雨所写的《胡适传》收入《历史人物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出版)一书中。该书为后期名噪一时的《学习与批判》丛书之一,张春桥和姚文元相当看重这套丛书。《胡适传》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很值得研究。
上海文人与‚才子加流氓‛
鲁迅先生生前尖锐批评过上海的无行文人。他画龙点睛地概括说,这类人属于‚才子‛加‚流氓‛。所谓‚才子‛,就是说他们的确才气很高,诗词歌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