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齐。
1)一、二句写出怎样的特点?
2)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春夜喜雨赏析”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7.古诗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李白的诗和武元衡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糝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________
1)诗中展现的是一幅________(填季节)风景图,从_______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横线处,并简述理由。
A.眠 B.憩 C.玩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10.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唐)李华
例外原则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宜阳:县名,在当时是著名的风景区,游人如织。然而在安史之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经过宜阳写下此诗。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春行即兴》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房春事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1)诗中客怀处处不宜秋中的不宜秋的原因是。(从诗中句子回答)
2)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 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而立是多少岁【注】粤语金曲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1)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帅哥头像图片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申请格式范文诗歌一、二两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本诗通过________可以看出是________季节。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诗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吗?为什么?
1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海隅:海边。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________之态。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字写出了山西村农家的好客及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颈联写乡俗民事,赞美了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
C.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D.全诗无一字,而处处显,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 1)夸张。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2)本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或: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3)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2. 1)雨量大(多),雨势猛(急)
2)大雨过后,桃花李花全都凋零,只有草儿依旧青翠齐盛,诗句用桃李之花与草青青对比,衬托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的能力。雨量大(多),雨势猛(急)(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对比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的能力。三、四句雨后两幅小景是: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本诗以暴雨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