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
一、导入 二、荔枝叹 三、作者简介 四、生生互动 五、师生互动 六、研究探讨 七、小结 八、作业 | 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曾经说过这样一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古代,荔枝是上层社会享用的,现如今,这么一件稀罕物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可是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荔枝呢?我想你们也只是记住荔枝的味美而已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起来探讨下作者眼中的荔枝。 除了杜牧的《过华清宫》,还有很多咏叹荔枝的诗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种荔枝》 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掌上冰丸那能触,樽前风味独难忘。——宋杨万里《四月八日尝新荔枝》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张籍《成都曲》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教师、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文笔清新、朴实。 字音 缯( ) 膜( ) 绡( ) 瓤( ) 醴酪( ) 龟裂( ) 绛囊( ) 焰( ) 绚丽( ) 蒂部( ) 楠木( ) 荷瓣( )人死不能复生 渣滓( ) 贮藏( ) 蔡襄( ) 陈鼎(暗示表白 ) 莆田( ) 祠堂( ) 阙下( ) 萌蘖( ) 卢橘( ) 啖( ) (一)试讨论分析用“南州六月荔枝丹”作标题的好处: 南州:介绍了荔枝的生长地域。 六月:介绍了荔枝成熟的时间。 荔枝丹:介绍了荔枝鲜艳的泽。 语言言简意赅,概括鲜明。 引用明朝诗人陈辉的《荔枝》。 徐志摩的诗歌浓厚的文学气息,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诗意美 (二)文本思路分析: 《荔枝图序》1→外壳2→颜3→果形4→大小5→膜6→肉7→不耐贮藏8→核9→花10-11→产地12→图谱13→移植发展14→生产15 (一)白居易的话有对有错 壳如红缯——错(粗糙) 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甘酸浆液如醴酪——对 (二)文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荔枝的有关知识,要求细读课文,读后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完成学案上的图表。 讨论探究后,师生共同可得: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外壳:块状裂片、粗糙 外部形态 颜:深红、紫 (表)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果实 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 (主 ) 内膜:白、薄 内部结构 肉: 白半透明,味甜微酸 (里) 核(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无核 花期 二月初到四月初 长 生长 产地 我国 (次)广东异地高考 习性 喜温暖 (三)思考:文中除了有这些知识,还多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概述后讨论以上问题。 1、诗文 作用 《荔枝图序》 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的膜的轻薄 《过华清宫绝句》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2、掌故 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3、比喻 作用 绛囊、红星、珊瑚珠 说明荔枝颜红的特点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成片林的绚丽美景 教师小结: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得文章生动了许多,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 (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何处? 师生讨论后可得: 1.明确的科学术语。 ⑴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锐如出刺,这叫做片峰。 ⑵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2.适当的数量表述。 ⑶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⑷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3.恰当的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⑸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⑹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五)恰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作用? 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达十二处之多。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六)本文涉及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出相关的句子验证? 1.是举例子,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也有来自调查材料的。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2.打比方,在生动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造口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3.列数字,准确、科学。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具体……) 4.是运用插图,插图说明的好处是变抽象为具体,能增强说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既直观,形象又层次清楚。 5.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诗文,共征引资料二十余条,从唐宋明清至今。 (1)诗歌散文 白居易《荔枝图序》、郭明章《荔枝》、陈辉《荔枝》、邓肃《看荔枝》、徐勃《咏荔枝膜》、杜牧《过华清宫》、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文征明《新荔枝》、苏轼《食荔枝》、 (2)史书记载 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三山志》 (3)科学专著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中国果树栽培学》、蔡襄《荔枝谱》、(陈鼎一谱)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力求写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加以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写得简单明了,有条不紊;运用说明、描写等多种手法说明事物,有意识地打比方,使文章通俗生动。 |
南州六月荔枝丹(江苏中职最新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5-01-20 03:3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设计
- 下一篇: 高一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实时天气 2025-01-20 02:49:01发布
北京
-
温度:-3℃~9℃
北风3-4级转
-
明天晴转多云
8 西南风
-
后天晴转多云
8 东北风
-
大后天晴
5 西南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