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草原》
1.《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小学生交通安全手抄报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
心句。
2《丁香结》
1.《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
青山不老主要内容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颜、香味、形状三个方面的特点。
2.“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
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感受
酒后驾驶处罚到作者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世称“孟襄阳”,著名的山水
田园诗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抒发了诗人孤
寂、忧愁的心情。“愁”是这首诗的“诗眼”。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客:诗人的自指渚:中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旷:空旷
诗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与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
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醉书”的意思是:饮酒之后写下的作品。
2、诗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翻墨:打翻的墨水遮: 遮挡未:没有
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忽然如: 好像
诗意:忽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辛弃疾,这首词把乡村月夜的景描绘得恬静自然、优美如画,表现了诗人
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 斜伸出的树枝。诗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
中,传来蝉鸣声声。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意: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意: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了稀疏的雨点。
5、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茅店:用茅草盖的旅社社林:社庙丛林见:通“现”,出现。
诗意: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4《花之歌》
《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这篇文章借物抒情,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
5《七律.长征》
1.《七律长征》是( )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和"寒"形成了鲜明对比,"暖” 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 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取定桥时的惊心动魄。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险的英雄气概。
培优补差计划
6《狼牙山五壮士》
1.《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①
接受任务;②痛击敌人; ③引上绝路;④顶峰歼敌;⑤跳下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走”、“热血沸腾”这几个词语是对五位战士神态、语言的
描写,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众和连队主力,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体现了他
们对人民众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4.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
这一段写到了"面"——人物的体,也写到了"点”——每一位战士。这种
方法叫点面结合,这样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土痛击敌人的情景,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
7《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
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
众游行等四个盛大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表
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8《灯光》
1.《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
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在电灯底下学习,
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见电灯。
这句话中"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
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9《竹节人》
二十四节气排序1.《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
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
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这段话描写了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动作、神态。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这些词语中,我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童心,也侧面表
现了竹节人游戏的好玩。
比较的意思12《桥》
1.《桥》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位老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句话对老汉进行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了老汉没有丝毫的犹豫,体现了老汉把众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
3、 ”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把老汉比作一座山,既写出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山洪咆哮着,像一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咆哮”突出山洪声音之大,”狂奔” 形容山洪速度之快," 势不可当"写出山洪来势凶猛。这个比喻句生动写出了山洪不可阻挡的气势。
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
课文以"桥”为题的原因是: (1) 在洪水来时,村子北面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求生之路,挽救了村民们的生命。(2)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
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共产党员的信念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是共产党员与众紧密相连的感情纽带。
13《穷人》
1.《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记叙穷苦渔民的桑娜与丈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不认识托尔斯泰,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
14《在柏林》
1.《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是奥莱尔。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