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D.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E.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手法,而是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沿情布景,通过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E.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手法,而是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沿情布景,通过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2.这首词的下片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E; 2.相同之处:
①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
②两首词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
③两首词都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④两首词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的理解。D项,下阕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而不是离别“前”的情景。
E项,“浮生长恨飘蓬”中“恨”是直抒胸臆。
2.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阅读。总结出相同之处,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具体分析。如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分析两首词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愁的。注意手法分析及意象选择等。
2.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阅读。总结出相同之处,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具体分析。如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分析两首词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愁的。注意手法分析及意象选择等。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B.《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黄词用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直接深入地传给了读者。
B.《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黄词用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直接深入地传给了读者。
E.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以突出永昼难消与心境之孤寂。
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答案:1.CD; 2.《孤雁儿》中含蓄地写出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梅心惊破”,《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个人悲欢已见笔底;词末三句写出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失之感,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借梅花寄托对亡夫的悼念之情。
《鹧鸪天﹒暮春》主要是表达女主人公青春被禁锢的失落与寂寞。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状,表现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惜花心事。下片进一层写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的失落心境。
解析:C项“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这两句摹写闺中佳人的生活情景,寄寓春愁,别具特.临,临摹字贴;戏,戏学草书。这种闲情偶寄,反映了女主人公特有的身份与情愫。娟秀的字体,书写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 是聊以自遣之举;而自拣残花,40岁生日祝福语插入,则更属满腹春愁的寄托了。
D项手法上使用了记叙,表达的情感就较为含蓄曲折。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①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美食摄影作品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E.本词写词人于舟中凝伫时触景伤情,在羁旅失意时怀乡,心绪郁结。通过对游宦思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E.本词写词人于舟中凝伫时触景伤情,在羁旅失意时怀乡,心绪郁结。通过对游宦思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1.CD; 2.①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
②漂泊江湖的孤独感。“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
③对故乡的思念。“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说明作者思念家乡。
④离别的痛苦。“刚断肠、惹得离情苦”说明作者对别离深感痛苦。
解析:1.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到达目的地”有误。D项,“全词的最强音”不是“自别后”句,而是“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可通过了解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以及通过认真揣摩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来分析情感。如本题这是一首典型的游宦思归之作,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等。
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可通过了解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以及通过认真揣摩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来分析情感。如本题这是一首典型的游宦思归之作,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等。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蓼草。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
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最帅的男人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婉约词,写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
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最帅的男人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婉约词,写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
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C; 2.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②比喻、彩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怎么做幻灯片,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彩对比,给人强烈的彩感。
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解析:A与之不同,不是俯视。B视角发生变化,由远及近。D修辞赏析错误,没有夸张。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于中好·送梁汾①南还为题小影
梦见自己门牙掉了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梁汾:指词人好友顾贞观。康熙二十年,顾贞观正在京城,逢母丧欲南归无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西风"直言环境萧瑟,"泪不干"表现离别的不舍,为全词奠定伤感基调。
B."劝加餐"是最常见的临别叮咛,平实之中蕴含深深的牵挂,不事雕琢却质朴感人。
C."桂花时节"令人自然想到仲秋月圆时节,表现了词人对与友人早日重逢的殷切期盼。
D.最后两句,欲为友人画像以慰离别之苦,却因伤心而无法下笔,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B."劝加餐"是最常见的临别叮咛,平实之中蕴含深深的牵挂,不事雕琢却质朴感人。
C."桂花时节"令人自然想到仲秋月圆时节,表现了词人对与友人早日重逢的殷切期盼。
D.最后两句,欲为友人画像以慰离别之苦,却因伤心而无法下笔,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2.试简要分析“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1.D; 2.①主客移位(“他写”或“对写”),借想象别后友人灯前听雨的孤独无聊以及追忆雪后看山的同游共乐,抒写自己同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无聊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②对比,昔日的携手同游、共赏美景与日后的形影相吊、郁郁寡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③衬托,以二人携手同游的快乐衬托出离别后孤独寂寞的痛苦。
解析:“却因伤心而无法下笔”错误,原意应为小像已经画成,但伤心之意却难以画得。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①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唐书·马周传》记,唐人马周未发迹之前,客居新丰,遭店主人冷遇。
1.以下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是“夜雨”,而全诗无雨字,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雨点清晰而杂乱,与旅人的情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
A.题目是“夜雨”,而全诗无雨字,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雨点清晰而杂乱,与旅人的情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
B.此曲采用了侧面描写、叠词、用典等手法,尤其是叠字的运用,如“一声”“一点”“三更”“十” “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C.秋雨之夜,作者窗前下棋,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点点秋雨唤起了作者无法断绝的缕缕愁苦,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D.“落灯花,棋未收。” 与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相同,都表达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C.秋雨之夜,作者窗前下棋,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点点秋雨唤起了作者无法断绝的缕缕愁苦,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D.“落灯花,棋未收。” 与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相同,都表达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