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骨莲藕汤
家论述,对诗韵做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诗韵可以帮助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强调诗韵具有声韵的、格律的、结构的、表情的多重功能。项目可研
舒婷诗集>公众账号平台
不仅如此,下编还根据诗人创作实践,总结音韵在创作中如何起到上述作用,还涉及诸如选韵、换韵、押韵方式等技术性问题,使诗人在实践中有所依傍。
为了给认识到音韵作用,从而愿意做诗中用韵的作者提供更加具体的帮助,著者还特地论述了“韵辙选择和韵辙变换”的问题,这对作者创作中选韵和必要时在诗中换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著者还从诸多注重并善于使用音韵的新诗诗人中选取了郭小川和卞之琳两个杰出代表,通过他们作品的用韵实践予以剖析,切实起到了示范作用。
打水光针的危害十四行诗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盛行于英国、进而流行于各国的一种世界性诗体。而这种诗体的用韵是
非常严格而规范的。十四行诗也由新诗先驱引入中国,成为吸取外国优秀文化的范例。这种诗译为中文固然不能无视其韵律,移植为汉语十四行诗,当然也不能抛弃韵律。因此式:按照原来的韵式“对应移植”;根据创作的需要“变体移植”;对十四行诗原有韵式进行“本土改造”。而根据中国诗人们的创作实践,著者总结出多种符合中国诗歌传统的用韵方式,可供有志此道者学习、运用。这对于十四行诗的进一步功莫大焉。
《汉语新诗韵论》一书,是在充分掌握和研究中外古今关于诗歌音韵的已有著述基础上,结合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音韵实际状况,条分缕析,深入研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仅书后所列参考文献即达200余种。上述文字对这一著作仅仅是一种粗略的评价,对于认识此著的价值远嫌不足。其功能与意义必将在21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整个历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我深信此言不虚。
宋武帝
总之,《汉语新诗韵论》的出版,弥补了新诗格律理论中音韵部分的不足,对于推动格律体新诗的总体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注】括号内引语皆出自本书,不一一注明页码。
田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个人化彩。其于1935年出版了第一部个人诗集 《未名集》。从此,田间的诗歌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界的目光,对他的研究也便拉开了序幕。田间诗歌研究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纵观所有的田间诗歌研究,我们发现学
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探索。
一、田间诗歌的宏观研究
首先是对田间诗歌创作的宏观打量,肯定他创作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就全面研究田间诗歌创作的成就而言,首先应该提及郭怀仁的专著《田间论》,此书是目前研究田间及其诗歌的唯一专著,在田间诗歌研究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诗人田间而言,能够将其作品全集编辑出版是对他创作的最好总结,也是对他去世后最好的怀念和哀
对1935—2020年田间诗歌研究的综述
熊    辉
序。田间的夫人葛文撰写的《大风沙中的田间》,是目前唯一的田间传记。
在回顾田间诗歌创作道路的基础上,诸多学者对田间诗歌创作特点进行归纳,而从不同的语境和时代出发进行研究能更准确地把握田间诗歌创作的特点。从20世纪30年代走上诗歌创作之路到抗战结束期间,是田间创作的高峰期,关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
二、田间诗歌的艺术研究
现代对田间的研究大都注目于其诗歌艺术的创新性和超越性特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王淑明给田间诗歌《未明集》写的序言,应该算作目前可以查证的关于田间诗歌创作研究的第一篇文献。王淑明指出,田间诗歌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性,具备了“诗形的雄放,与内容的充实”的优点。田间的第二部诗集同样现出艺术的超越性品格,即用形象而富有温度的语言来表达豪迈的情绪,如胡风1936年6月在给田间的第二部诗集《中国牧歌》作序时所说:“诗不是分析,说理,也不是新闻记事,应该是具体的生活事像在诗人的感动里面所搅起的波纹,所凝成的晶体。这是诗的大路,田间君却本能地走近了。”到了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也是从形式艺术的角度肯定了田间的诗歌创作。
田间的诗歌创作跨度50年,而且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代,因此他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田间的创作存在较大差异。田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诗歌主要表达激昂的情绪和喷发的热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诗歌主要体现为意象的精巧使用和
诗情的浓缩。到了解放区之后,田间拉开了自身诗歌大众化的创作之路。
田间诗歌的最高成就是短小的抗战抒情诗和叙事诗,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也发表了多部长诗作品,尤其是他在抗战后期根据解放区大众思想和形象的转变而创作的三部长诗《亲爱的土地》《铁的子弟兵》和《戎冠秀》。有人从单独的一首长诗出发来探讨田间的诗歌艺术,如对《给战斗者》的研究。《诗探索》推出了田间《赶车传》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从整体或局部把握田间诗歌的艺术特提供了宝贵的“前见”,是对田间诗歌艺术探讨的深化。
三、田间诗歌的史料发掘
对田间诗歌创作史料的发掘,主要涉及对田间生前往事的打捞、对田间作品和版本的钩沉、对上海时期田间在“左联”的文艺活动的追忆等内容。
首先是发掘出被人们遗忘的诗歌作品。田间抗战时期在解放区取得了创作的丰收,由于受出版和印刷条件的限制而将之邮寄给大后方的胡风,后者将其中的部分作品发表在《七月》或其他刊物上,在因战乱而流徙辗转中丢失了不少没有发表的作品,这成为田间诗歌创作无法挽救的遗憾。而有些作品即便获得了发表,却因当时报刊流通的局限或保存不善等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至于作者本人也很少提及。如田间在1942年秋天创作完成的长诗《鼠》就是一例。其次是田间诗歌的版本考据。田间的长诗《赶车传》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有3种不同的版本。除了诗集版本在不同时期的改变之外,诗集
中的部分作品也会在新版本中被修改。第三是发掘一些被人们遗忘的往事。《听田间夫人葛文说往事》一文披露了田间和葛文的很多鲜为人知的往事。此外,也有关于田间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期间的史实回顾。
四、田间诗歌的多视角研究
对田间诗歌创作的多视角研究,首先是从乡土诗歌的角度来研究田间的诗歌。郭怀仁认为田间是“农民的儿子”,他的创作几乎都是“从农民的心态出发来观照社会人生”。但在他早期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城市游民、工人和士兵苦难生活的诗篇,在数量上远远多于他对乡村逃荒者和饥民关注的诗篇;即便他的创作在语言、形式和表现对象上与农民更接近,但并不表明他就是一位自觉的“乡土诗人”。第二,从比较或类同的角度对田间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如田间和艾青的创作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人也有很多不同点。其差异之处与他们各自秉承的诗歌美学观念密切相关。还有研究将艾青、臧克家和田间这3位
战诗歌创作上的共同点等。
五、田间诗歌的影响研究
关于其诗歌研究,还涉及对田间诗歌影响的研究、田间诗歌在海外的翻译和传播研究等内容。如在田间抗战诗歌的影响下,闻一多从注重形式到注重“激情”,进而把诗歌的情绪视为衡量诗歌艺术成就高低的首要条件。皮亚间诗歌在捷克的翻译和传播问题,重点介绍了普实克对田间《赶车传》的评论。以及魏斯柯普夫对长诗《赶车传》的翻译等。这些研究既丰富完善了人们对田间诗歌创作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和错漏,为日后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刘思怡摘自《长江师范学报》2020年第5期)
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诗坛,北岛、舒婷、海子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但说起诗人王性初,却鲜有人知。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华文文学本身在学术界所受到的歧视;第二个原因则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歌遍地开花,尤其是到了21世纪后,诗人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华裔诗人要想在中国功成名就,可能远不如一些可以把小说改编成电影,从而产生传播效力的小说家了。
当前对王性初诗歌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视角方面,但无论是就质,还是量来说,对王性初诗歌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继续深入的地方,比如,为什么他的诗集名多以观照自己的内心为取向?如《心的版图》《孤之旅》《行星的自白》《初心》等。
一、创伤记忆与死亡意象
对于王性初来说,诗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通过诗歌书写,疗救自己的心灵创伤,从而给予自己再次直面生活的勇气。“诗歌就是在一层层的心灵创伤中孕育,诗歌成为我医治心灵创伤的安慰剂。在书写自身的心灵创伤的同时,释放了内心的苦楚,也让心灵创伤在书写中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里得到安息。人人有各自不同的心灵创伤,那么,人人可以在心灵创伤中,出一种适合自己书写的最佳形式,而诗歌书写是其中之一。”从整个文学理论来说,王性初的这个说法其实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无论是小说家鲁迅、沈从文、老舍,还是诗人冉冉,都充分地证实了王性初的这个观点。只是王性初把创伤体验扩展到了人生所有的苦痛经历,而死亡正是他所刻骨铭心的体验之一。
王性初在《初心·序》中,追溯了他自己诗歌书写的三个源头:一是“早年丧母”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二是“体弱多病”,童年开始一直到大学都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度过,大学毕业后不久即被诊断为“晚期恶性淋巴癌”;三是童年在公园看毙犯人留下的童年噩梦。所以,王性初常常提及许多不同的死亡意象,诸如死亡、末日、停尸场、死刑、尸骨、地狱等。除了内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常见的死亡意象词外,还有部分很特殊的表达死亡意象的词:口、靶心、准星。这
创伤记忆与孤独诗学
——王性初诗歌论
魏    巍    黄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