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电视剧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
一、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效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爱最大 谢霆锋回顾10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过去的10年中,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不论在对语文课程教学问题的研讨中,还是在语文教师的教案、论文、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中,我们都会听到、看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感染熏陶作用”、“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表述。这些现象表明,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话语中。
2009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9000多名初中和小学的学生、4300多名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师问卷的结果统计中,也可以直接看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程度。可以说,经过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所认同,并且逐渐融入一线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话语系统。
大圆脸发型图片2. 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
相对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与认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经过10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学生所熟悉和掌握。
3. 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考试评价对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很多人都把考试称为“指挥棒”。改革语文考试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考试评价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积极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是近10年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回顾10年来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不断推进,对语文课程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基本价值追求。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成为考察的内容。更加关注对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恰当运用语言;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文本信息并联系个人经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重视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侧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视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等,都成为考试内容的重点。从测试题型上看,零碎繁琐、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题目的综合性、开放性明显增加。刻板的命题作文越来越少,通过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的则越来越多。简单唯一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少,依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采用分级赋分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多。所有这些变化,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国家电网考试题库
4. 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10年间,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少实验区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许多教师课程开发的重点。调查显示,有69.6%的学生表示“老师会安排专门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不少中小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古代诗文鉴赏、书法等列入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还建立了“汉字文化学习网站”。随着各实验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语文课程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语文课程的活力也明显增强。
5. 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推进的10年,也是每一位参与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10年。10年来,国家、省市、地县各级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逐渐制度化、系统化,校本教研制度也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初步建立,学习、实验、探索、反思、改进成为教师教育
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动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在这10年间,许多一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批的研究型语文教师得以出现。可以说,10年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专业发展空间。
芝麻酱蘸料当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二、课标的修订解读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
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与地位的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2001版“课程性质”用了135个字是这样描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2011版“课程性质”只用113个字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通过比较显然2001版的语文课程性质文字描述虽多于2011版但相对来说是抽象的。语文是什么?“语”可以理解为“语言”和“言语”,“文”就更多了:“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等。语文到底是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的是什么?没有清楚的界定。还有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话也是放之诸学科而皆准的,音乐学科可以用,科学学科也可以用,是一句有用,但没有课程个性的大话。而2011版的语文课程性质就清晰明确多了。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界定非常有必要,它一语道明语文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两大问题。“学什么”?“语言文字运用”!这里需要进一步理清的是“语言”和“文字”是人类使用的两种功能不同的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听说的能力,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文字能力是读写的能力。学习语言的规律和学习文字的规律是不同的,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怎么学”呢?不要单一地孤立地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语文课程内部知识之间等都需综合起来,既然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理应在语文教学中积极科学的应对,核心是:让学
语文教育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据此,我们的语文学习评价也主体多元、方式多样。
其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又进行了再细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甚或“完全学会”,教学中,教师需合理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长。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1版在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旗帜鲜明地提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见,语文教育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课堂教学中,需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和“情感熏陶” 有机交融,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