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问答
1.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0年6月是研制阶段,200年到2004年是实验阶段,2004年到2005年是推广阶段。200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到2002年,各个地级市都要有一个实验区,占人学学生人数的10%-15%。到2003年,将有30%的学生进入实验区,乌拉草床垫
到2005年,全国所有的一、三、七年级(指初一)的学生都将进入实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新的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改革不是哪个人要改,哪个专家要改,而是不改不行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适度超前才行。
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4.《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订的?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
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新体系。
据专家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5.“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
“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规定了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础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过程达到这一要求。(2)“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了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4)“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需达到的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了详尽的规定。(5)“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评
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多元化评价建议,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生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6.《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为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7.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
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学科性质定位的变化,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语文课程
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8.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理解“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什么是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要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0.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一个“工具性”或“人文性”是无法概括语文这一复杂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
语文教育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11.《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中,为什么将“语言文字”改为“语文”?
以往的《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句话在《课程标准》里改成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虽然只是将“语言文字”改成“语文”,但其内涵不一样了。“语言文字”主要是就这一套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而言的,“语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其内涵?
北京高考语文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它的内涵。一是语文是民族的根,也是学生做人的本。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就是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要通过教“语文”培育现代的中国人。二是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语文充满形象与情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他们求知的渴望、钻研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也就越强烈,效率也就越高。
月份的缩写英文 14.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眼部护理的好处 语文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简略地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
15.《语文课程标准》通篇不提“训练”二字,作为指导性文字的“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淡化“训练”?
二十世纪末,人们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忽视学生的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当然,造成语文教学的种种失误,并不都是“训练”的错,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原本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逐渐演变成单纯的“题海战术”,再加上大量死板的、质量低劣的“标准化的试题”占去了学生多数宝贵的时间,并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指导性文字的“课标”,淡化“训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淡化“训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尤其是小
学和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
1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并强调“l—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为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从少写”是符合学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儿童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生手部的肌肉还不够发达,字写得既慢又很吃力,相对来说,多识少写就要轻松得多。实际上,一年级上册教材用这样的方法共安排了306个生字(其中要求认识的138个,要求写的只有168个),比过去第一册的识字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待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