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学校教师听课听录表
听课教师:
讲课教师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听课内容
1.《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听课时间
  2020 年 2月 10日
教学过程
听课意见
一、猜谜导入
1出示不同的“春”和“节”字  岁首 元日
2元宵节的图片、师谈春节习俗,从“鱼”谈年年有余。
二、谈话引出新课
1、书写课题:北京的春节
2、出示老北京图片
3、带着问题读课文: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出示词语:守岁、残灯末庙、一擦黑儿、掺和、栗子、风筝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读出北京话的韵味。
5、老舍先生抓住了哪些时间点来写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在课文中一。
时间                      节日习俗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6、边读边按照以上节日时间圈画批注。
7、为什么详写这几个时间点写春节?(这几点最具特)
8、老舍先生最喜欢的是元宵节,主要写了哪些习俗,请同学们读相关段落。
9、默读12-13段,说说喜欢的词语,出来。
⑴“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
⑵“有的老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10、“一律”“清一”“都是”“通通”
通过去掉以上词语朗读对比,更能感受到灯的种类多,抓住了数量多,种类多,写出了元宵节的喜庆,热闹。
11、请同学们再读元宵节的段落出示元宵节灯的典故,介绍灯的图案
12、欣赏元宵节灯会的视频,感受元宵节的热闹。
13、出示描写元宵佳节的诗句:
  谁加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君来。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14、分享老舍先生的语言特。
板书:北京的春节
年味          言味
热闹          京韵
喜庆          俗白
有主有次孩注意力不集中>文化村    有详有略
师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浓浓 的年味,让人体会到北京春节的特点,使用表格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很快的明白文章的结构和详略安排,为理解“作者是如何详写重要部分的”这一难点打好基础。
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句子。
解疑答疑
1、儿化音的读法:
一擦黑儿,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2、理解词语:一律,清一,通通表示的是同样的意思,种类,数量多。
xxxxx学校教师听课听录表
听课教师:
讲课教师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听课内容
1.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听课时间
2019 211
教学过程
听课意见
一、复习,揭题
1.师语言导入:上节课详写元宵节的红火和美丽,其它时间点怎么写的?
回顾上节课所学每个时间点的风俗,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最能体现了老北京的独特的习俗,其它时间点略写,作者有详有略。
2.详写的哪一个时间点是最热闹的?(除夕)
二、新授,分析学习描写除夕这一部分
1.生默读第8段,相关语句批注
“家家”“到处”:想象香喷喷的年夜饭的味道,师指导朗读
“贴好红红的对联”“贴好各的年画”:从喜庆的彩中感受热闹,师指导朗读
2.师播放音频:吆喝声,感受
3.出示图片(门上贴着的对联),读一读。感受:人们对新年的向往
4.出示图片(年画),师讲解年画的寓意:吉祥的形象。中国民间的特殊象征性装饰。
年画“福寿三多”:多子、多孙、多福气
师小结:一份年画就是一份心愿,一份年画就是一份企盼,指导朗诵
5.“除非不得已”“必定”:写出了人们盼望回家过年,早日团聚。读出坚定的语气
师播放《回家》的视频,感受:团圆才是年苗阜相声大全
6.师小结:老舍先生通过“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写出了除夕的热闹。配乐朗读
三、分析学习其它详写部分
1师问:.老舍又是怎样详写腊八、腊月二十三、初一的呢?生相关段落读一读
①腊八
腊八粥:“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杏仁、核桃仁、瓜子……)感受:特别香甜
腊八蒜:味双美
②腊月二十三
“彩排”“祭灶王”:生自由读,怎样写的?师读,小结:有意思的习俗
③初一
逛庙会:孩子们最开心,就是乐园
师小结:这几个时间点,老舍先生只是抓住最具有特的习俗来写,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体会到春节特别的热闹。
2.一京韵十足的语言,读一读,品一品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俗语,介绍天气寒冷,通俗易懂
“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儿话音,就好像拉家常
“闲在”:清闲、自在,直白简练
3.学习阅读链接(斯妤的《除夕》),完成学习单
师小结:虽习俗、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是都表达中国人对家,对年的情节是一样的。
4.孩子们都做了什么?
师出示第41013自然段,生读一读,感受
四、布置作业: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习俗?注意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五、板书:
  北京的春节
年味      言味
热闹      京韵
喜庆      俗白 
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
1.师抓住老北京的特点:京韵,富有地方特
2.师抓住描写北京春节特点的关键词,做分析讲解,生更容易理解
3.将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的文段和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过年氛围,明白不同的人对节日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地区过年的习俗也不一样。
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词语
2.搜集两幅春联,摘抄下来
3.预习第二课,熟读课文
解疑答疑
文中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和元宵节这五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其他日子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利于读对北京人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xxxxx学校教师听课听录表
听课教师:
讲课教师
年级
六年级
大巴山科目
语文
听课内容
2.《腊八粥》(第一课时)
听课时间
2020 年 2月 12日
教学过程
听课意见
一、播放视频导入
播放腊八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腊八粥。
二、新授
1.教师板书教授“腊”和“粥”的写法,学生读课题。
2.了解沈从文,老师出示作者简介。
三、学习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什么事,作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教师出示生词,“唾沫、甜腻”等,学生熟读。
4.再出示“搅和、咽口水”等,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5.教师出示第三组词,理解词语意思“上灯、松动、面面的、不消说”。
四、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帮助理解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个部分内容,说说哪个部分写的详细?哪个部分写的简略?
2.等粥写了八儿什么事?
盼尝粥、谈分粥、猜想粥、看煮粥。
3.八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课文怎样描写腊八粥的?
a.播放腊八粥视频,了解写法。
b.对食材的变化进行了描写。
5.再读课文。
五、小练笔
1.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照样子你也试着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吧!教师出示三种食物:棉花糖、冰激凌、糖葫芦。
2、提示可以从食物用料制作过程,香味和人们对食物的喜爱表现以及各式吃相等来介绍。
3、教师出示学生写的例文,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
                腊八粥
等粥  盼尝粥、谈分粥、猜想粥、看煮粥(详)
喝粥 (略)
陈老师从生活情境引出课题,同时联系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来介绍腊八粥,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以“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明可爱这一人物性格特点。
作业布置
1.小练笔(要求:介绍食物用料、制作过程、香味、人们的喜爱程度以及吃相)。
2.抄写第2课生字、词语
3.熟读课文
解疑答疑
本课比较难读的词语比较多,例如:腊八粥(zhou)、腻腻(ni)的、咽(yan)口水、汤匙(chi)、搅和(huo)等。九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