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教材分析】
《观潮》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诗人苏轼赞颂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了作者耳闻目睹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壮观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作者不仅运用了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写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地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语文要素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1.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燕分飞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及文章结构。
    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看) 
“天下奇观”,这儿的“观”又是什么意思?(景象)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分别出示三组生字:
(1)出示“潮、浩、沸、渐、滚”,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2)出示“犹、据、堤、屹”指名读,说说特点。(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3)出示“震、崩、霎”,指名读,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4)出示“闷”,多音字。组词:闷雷。读音:mèn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课文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请用一句话来说说感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观潮教案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
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品读文字,感受壮观
出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从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什么?)用“自古以来”一词说明“天下奇观”这个称谓已经很久了。
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既然是“天下奇观”,身为读者的我们不禁要问它究竟“奇”在哪儿?
(一)感受潮来前的情景
1.第二段作者在潮来之前描写了什么?(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地点。潮来中之前江面的平静景象、观潮时人山人海,以及人们急切的心情)自求多福的意思
2.出示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这句话该怎么读?要读出什么感觉?(盼着大潮来的急切心情。)
(二)感受潮来时的壮观
1.导入: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究竟潮来时是什么样的
奇特景象,使人们如此的期盼呢?
2.快速读读3.4两个自然段,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作
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抓住哪些特点把这部分写精彩的?
3.相机交流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品读理解:未见潮水先闻潮声,气势很大。作者用哪个词形容潮声的?“闷
雷滚动”什么样的?(课件播放体会声音)
指导朗读:这句话要不仅读出未见潮水先闻潮声雄伟气势,还要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听着声音人们喊着、叫着、跳着,大堤上犹如一锅煮开的水,真是“人声鼎沸”。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又沸腾起来。”
品读理解:这句话写了什么?(潮的响声、样子及观潮的人)
“白线”指潮水,在哪儿出现的?(很远很远的地方)
指导朗读:教师引读,我们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越来越大),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看到了又(沸腾起来)。
“又”字体会到了什么?(之前是听到声音,现在看到样子了,心情更加激动。)
想象画面: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品读理解:这句话写了潮水来的速度、形状和气势。
指导朗读:读出潮水来时的速度快与气势大,读出激动的心情。
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近些,之间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品读理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课件帮助理解“两丈多高”,“水墙”是什
么感觉?(势不可挡、气势浩大)
指导朗读:读出潮水像墙那般坚不可摧的气势。
想象画面:此时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品读理解:不仅写出了潮水的样子,还描绘了潮水的声音。形如“白战盐炒五香花生米
马”,声似“山崩地裂”,这些写感受到什么?(结合文中批注来感悟。形象地写出了潮水的雄伟壮观。)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入情入境,要让大家感受到潮水白浪翻滚飞奔而来,犹如千军万马、山崩地裂,那排山倒海的样子势不可挡。
想象画面: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学习写法
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潮水来时的景象,一,是怎样观察的?
作者是这样观察的(由远及近)
潮水的声音是这样变化的......
潮水的形态是这样变化的......
作者就是按照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抓住大潮来时声音、形态的变化,运
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这天下奇观。
5.再次朗读感悟
跟着配乐一起读出潮来时非凡气势及壮观景象。用引读的方式来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规范要点
(课件出示三个生字“潮”“滚”“渐”)
1.观察生字的占格,各个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
(1)左中右结构的字“潮”“渐”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书写要领:
左中右,别碰撞,宽窄高低要细想。
避让穿插形态美,和睦团结好风尚。
(2)左右结构的字“滚”左窄右宽。
    右边的“衮”中“公”在“衣”中间,是汉字的一种组合方式,本义是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形的礼服。“滚”从水,本义是大水涌流的意思。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背诵课文3.4自然段,体会潮来时的非凡气势、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
2.熟读古诗《浪淘沙》,从文中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再次感受场景壮观。
3.学习作者准确用词,生动描绘的写作方法,试着写写大自然中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结合写法,练习背诵
作者在描写潮水的声音和形态时,都运用了合理的观察顺序,再读
课文,把这些词语按照顺序列出来。
    描写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描写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城墙——白战马
品读理解: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由远及近)
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浪潮离我们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宏伟。
指导朗读:在读的时候声音、语调应该发生什么变化?(声音越来越响,语速可以越来越快,读出画面感,让大家感到心潮澎湃。)
指导背诵:回顾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背一背。
提示:
1.结合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试着背诵。
2.声音和形态是穿插描述的。出自己背诵中的难点,重点练习。
3.跟着配乐一起背诵出潮来时的非凡气势、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听了身临其境。
二、结合古诗,再感场景
1.出示古诗《浪淘沙》,试着读一读。
2.分别从课文中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八月涛声吼地来——这句是写潮的声音,出文中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
头高数丈触山回——这句是写浪潮的高大,从文中出描写潮高的句子。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句是写潮退时的情景,出文中表现这情景的句子。
3.体会古诗与现代文表达形式不同,但描写的场面却是一样的壮观。产品快题设计
三、学习写法,拓展迁移
1.作者准确的用词、生动的描绘,把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描绘的淋漓尽致。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异的景观也值得我们去动笔写一写,如夏天的雷雨......
2.仔细观看雷雨视频,观察变化的过程。
3.模仿《观潮》一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描写做到生动具体。
    可以用上一些表示时间及过程变化的词语把过程写清楚,如:刚开始......过了一会儿......紧接着......终于
爆炒腰花的做法可以结合多个感官,把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想的写出来。
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让文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