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思有路经遵路识斯真
【摘 产品质量检测要】 古人创作诗歌讲究章法的开合照应、衔接转换、层次架构、声韵变化、起首与收尾、诗眼与全篇、行文的参差错落、起伏变化等,因此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研究一首诗的结构变化,寻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探索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匠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真意。
【关键词】 古诗赏析;结构章法;作者思路;诗歌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男人伤感签名a 上海附近的旅游景点【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古人创作诗歌讲究章法的开合照应、衔接转换、层次架构、声韵变化、起首与收尾、诗眼与全篇、行文的参差错落、起伏变化等,正如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说作者为文,其思维的展开是有轨迹可循的。因此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研究一首诗的结构变化,寻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探索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匠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真意。
一、起承转合巧照应
内存条通用吗一是抓住开头,统领全篇。如《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就为全词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声声慢》开头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凄惨、孤苦的感情基调。二是利用过片(下片首句)将全词连成一体。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是从前面的歌颂英雄转到讥讽好大喜功的失败者,为下文抒写词人的忧愤做了铺垫。三是用结尾总括全词。如《定风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用最后一句概括了词人的宠辱偕忘、超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蜀道难作者二、语脉暗接情跳跃
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跳跃性大。它不可能像散文、小说那样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细细道来,但它又绝不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这种联系,不只合乎逻辑,在语言表达上也是很严谨的。柳永的这首词就充分显示出这种特点。词的语脉暗接处主要有“冷落清秋节”暗接“寒蝉凄切”四个字,不仅时令上契合,氛围情调上也一致;“晓风残月”中“晓”暗承“对长亭晚”的“晚”,暮霭中分别,晓雾里醒来,船行一夜而人隔千里,能不伤乎?“兰舟催发”呼应“骤雨初歇”,暴雨已停,天已放晴,所以舟要“催发”了;“更与何人说”暗接上片“无语”,此
刻执手相看,尚可倾诉衷肠,然而却“无语凝噎”,能言时不言,他日天各一方,欲言却无人可言,更显愁肠百结。小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