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湛江市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①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
①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②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继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苹苹:草木茂盛。③杨花:喻身世飘零。④④杜鹃:喻故国之思。
(1)“杜鹃”常被用作凄凉哀伤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有多种称呼,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杜鹃”被称为“”。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①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②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①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②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仙人掌的作文清溪行①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主要表现了清溪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假文盲漫画的启示作文500字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9.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10.古诗阅读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2)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11.古诗阅读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2)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学校对教师的评语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艳情乡村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继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
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1)“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2)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3)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两题。
漫成一首①
蜀道难作者杜甫
江月②去人只数尺,风灯③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④静,船尾跳鱼拨剌鸣⑤。
【注】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②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③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④拳:屈曲。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⑤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跳跃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16.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③愁鬓逢秋,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④。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避安史之乱南下流亡途中。②估客:商贾。③三湘: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④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1)“愁”字堪称本诗的诗眼,从三、四联看,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2)请具体说说三四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17.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画面。
(2)通读全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风存”的具体表现。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登飞来峰》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19.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