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诗词曲五首
第三课时水调歌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诵读诗歌。
2、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3、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预习检测
作者宋词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苏轼,字(),号(),()(朝代)著名文学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国庆见闻作文600字作文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宋词简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每一段又可以称为“片”或“阙”。
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维生素a的食物3、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序言中,“丙辰中秋”、“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熙宁二年,苏轼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不被容于朝廷,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熙宁九年,苏轼到密州为官,此时已与其弟苏辙不相见七年有余,
此年中秋,苏轼面对圆月,感慨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自学指导一、朗读诗歌感受诗意
结合课本进行朗读
自学指导二、积累词汇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疏通文意、识记
2、及时检测
自学指导三、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1、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样联系起来的如何理解?
国内生产总值排名2、在词中,上天为什么说是“归去”?词中那两句是作者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3、作者的情绪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连接中考: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情怀?
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比如: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变革,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与父母总是聚少离多,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三、课堂小结
上阙问天:写景想象。写望月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下阙问月:睹月思人。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
师爱诗人的情感由上片的抑郁忧伤,转而下片的超然豁达、积极乐观。从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进而对天下所有离散之人致
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福!
四、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1、独立完成。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组内对子交换批改,只改对错不纠正。
4、自我纠错,巩固所学。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问天
美女人体大胆
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