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医院传染病管理责任落实制度
第一篇:医院传染病管理责任落实制度
传染病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扣分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扣除1分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经典英语美文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给予扣除1分处罚。
7、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对其进行全员通报,并扣除当月奖金的30%,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三分之二英语>往事的作文
8、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全院通报批评,并扣除当月奖金的50%。
第二篇:医院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
第三章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旗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宠爱之名
7、对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第四章 传染病报告、登记、核对管理制度
1、报告制度
(1)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对于初步诊断不能明确的,待相关检查完善能明确诊断后由主管医师负责报告疫情。应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医院网络系统认真填写、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等。
(2)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认真填写特殊传染病的相关调查表。
(3)对于转科病人,首诊负责医生负责与原科室沟通,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坚决杜绝互相推诿致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发生。
2、登记制度
(1)门诊日志登记制度:门诊医生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填写内容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断、疫情报告情况、医生签名,要求填写完整,不能缺项,14岁以下儿童多加一项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详细登记到门牌号。
(2)出入院登记制度:所有住院部医生必须按要求填写出入院登记本。出入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住院号等基本项目,在备注栏注明疫情报告情况。要求填写完整,不能缺项。
(3)传染病登记制度:在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除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外,必须同时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要求内容完整,传染病报告卡上的填报内容必须与传染病登记本一致。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认真填写特殊传染病的相关调查表。
3、核对制度
(1)由首诊医生按要求报告疫情,并登记。在当日下班前核对。(2)住院期间主管医生及时核对疫情报告情况。
(3)病历归档前,由当月负责交病历的医师再次核对,监督疫情报告情况。(4)由预防保健科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定期对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审核。注:在我国传染病分三类39种。
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尖锐湿疣等。其中,发现及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的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须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在2小时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后上报至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于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并完整填写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至预防保健科。
第五章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1、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1)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2)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3)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2、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村街名和门牌号。
3、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1)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2)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3)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4)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第六章 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1、门诊日志
(1)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
(3)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第七章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1、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通知预防保健科。
2、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第八章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1、培训对象为全体医务人员。
2、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来人员在上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
3、培训内容:
(1)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操作规范(2)传染病的流行动态(3)诊断(4)(5)疫情报告(6)预防
(7)传染病处置规范与处置流程(8)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4、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第九章 传染病疫情漏报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和按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猪肠胀糯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