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辨材料作文,是指这样的一类材料作文:该作文题中的材料所列举的对象、话题、认知、观点或者做法往往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都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我们把这种具有较强思辨性的材料作文称之为思辨型材料作文。
应该说,思辨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思辨型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切入点不是唯一的,是灵活而开放的,考生不容易偏题,只要稍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能谈一谈,都能拿到一个保险的分数。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老师认同度高,学生也很喜欢写。但是,正是因为思辨型材料作文没有审题方面的难度,因此它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就高了,也就是说,考生想要拿高分也不容易,你得好好构思构思,写出点深度(体现出你的思辨能力)。
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最能拉开考生写作水平、拉大写作分差的作文题,因此它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辨证思维?
1.水能载跑,亦能覆舟。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三上每河东,三十年河西。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聚沙成塔、集腋成装、积羽成舟——量变严生质变
高考议论文与辨证思维
2021年高考作文文题:
[2021·新高考全国I卷]体育之效与强弱之变。
[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2021·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2021电全国乙卷]“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主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为主题。
[2021·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络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
2021年全面开花:二元思辨,三元思辨。材料会引出的论题中有二元或三元关系。一元和三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逻辑关系。
2022年高考作文文题:
[2022·新高考全国I卷]围惧术语“本手、妙手、俗手”
[2022·新II卷]选择、创造、未来
[2022·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
[2022专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寿无疆
2022年思辨变复杂:审题要求都提高一个层次,呈现三元关系随着话题内容在广度上的拓展多元解读,思辨能力极为关键。
文题共性
①作文话题带有强烈的思辨彩
②都没有情境化要求,以增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③考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思辨能力极为关键。
思辨类材料作文中出现了多个形象或多个发展阶段并且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或者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不同表述,这样的作文题目可以归为思辨性突出的材料作文。
特点:呈现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雕一的。
思辨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作文材料中呈现的思辨。
思辨双方(或三方)存在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都不清楚,还谈什么思辨?弄清思辨关系会让我们视野开阔,在构思行文时能抓住多方关系面,进行整体性构思,体现思辨彩。
材料作文,如果是含有思辨性质,那么材料会引出的话题中有二元或三元关系。二元和三元之间以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弄清思辨关系,就要结合材料内容,对二元或三元关系主体的内涵有正确的了解;了解思辨话题各方概念的内涵,这是思辨的准入点;只有了解各方的内涵,才能判断彼此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对立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或兼而有之。
在两层或多层关系的辨证分析中,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进行思辨的基础,不到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思辨就没有针对性,更没有深刻性可言。
2022年高考上海卷:
居住证制度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典例导航
2022年高考上海卷:“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
[思辨话题及逻辑关系]
二元对立关系——“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感到担忧”与“觉得正常”涉及到的“二元”关系比较复杂:既有个人从“小时候”到“长大后”的成长变化问题,还有“喜欢发问”和“看重结论”的认知偏好问题,更有“有人”对此现象的“感到担忧”或“觉得正常”问题。
但是注意二元对立不是如同“强与弱”那样鲜明的对立,二者也有包容,只是轻重成份不同:小时候喜欢发问,并不意味着不看重结论:长大后看重结论,并不意味着轻视发问。
对立关系:话题中存在着正反双方的对立关系。
[概念内涵及立意思考]
“发问”意昧着对包括自我在内的对象世界的好奇和主动追问,是主体性突出的表现,呈现动态的、不确定的追求;“结论”意味着客观性的存在,则是主体性削弱的表现,带有更多被动接受的倾向,呈现静态的、确定的取向。同时,又以“小时候”“长大后”的时间跨度作为预设的条件,隐含了时空关系条件关系的变量。
递避关系:话题中存在着逐步发展、梯级上升的递进关系
【2023·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方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东晋葛洪)
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则求常变。(英国温斯顿·.吉尔)
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句名言分别强调的是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寻求变化,即识变应变和求变。识变: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善于识变,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应变:适应时事变化、应付计算机的分类
情况证明材料怎么写
事态变化;善于应变,处变不惊、顶住压力,谋定而后动。求变:主动去寻求变化寻创新;善于求变,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在发展中开拓进去。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准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才能科学应对变化、推动发展。但人在应对变化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机遇。练就识变的能力,提升应变的本领,增强求变的勇气才能行稳致远。(思辨性)
“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来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要求青少年思考自身变化发展与时代变化发展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息息材关,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主动有为,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主体性)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
“跨越,再跨越”,跨越的两次闪现,虽然是一元,实际上是二元,“再跨越”与“跨越”是两个
时空的概念,二者是递进关系。两个“跨越”叠加还加一个“再”字,显然强调了“越来越”或“更加”的意思,显现出两层展开阶段推进的潜在逻辑关系。
[概念内涵及立意思考]
所谓“跨越”,就是越边界限或障碍,实现辉煌成绩的突破与高远目标的达成。这一概念很普遍,也很好理解,跨越,就是踏过现在,超越现在,实现新的进步和发展。两个“跨越”叠加,还加一个“再”字,显然强调了“越来越”或“更加”的意思。
理解“跨越”是不能忽视材料“语境”
1、北京两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在“比赛成绩、体育发展、交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多方面展示我国在综合国力方面的“跨越,再跨越”;
2、“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这两句中就有“国家”和”青年”的关系,“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这里面的两个“你”强调的是青年与国家的关系。作文立意大方向是新时代青年与国家发家的密切关系。
3、在“跨越”这一话题下,考生可以思考个人的跨越与祖国的跨越有什么关系,作文的时代背景强,紧密结合2022年时政。写作话题“跨越,再跨越”,让即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主力军的青年学子的表达,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自信自豪之情,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和美好梦想及展望,从而彰显国家自信、文化自信。
2021年国庆节放假安排调休
审题方略
初中英语短文改错
新材料作文题,其中材料的诸元要素之间一定存在内涵或逻辑上的内在关联,并明示或暗含某一认识、思想、文化或价值意义方面的取向。
故此,能否筛选、提取出问题要素,并能否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直接决定着审题立意的成败。
难度其实也不大,顺口溜一下实操流程——明确内涵、厘清关系、精准立意。
具体操作如下:
圈里面,定要素
新材料作文题,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社会情境”和“交际情镜”两部分。社会情境,就是作文题中的具体材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现象、什么言论等),它限定了我们审题立意的范围,根据“全面综合抓重点”这一审题原则交集,或对比点,或寻思同一问题要素的不同方面,从而确定两个或三个问题要素……
关键词,再深挖内涵,搭建关系。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一个写作要素:交际要素。新材料作文题的后部(一般在倒数第二段,也就是“写作要求”前的那一段,一般会明示“交际情境”,通常是这样呈现的:“请结合以上材料……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它明示了交际的本体(考生或青年自己),也暗示了交际的客体对象(新时代青年体)还规定了立意的大方向,就这道题而言,那就是,必须朝着“你的感受与思考”的方向去思考多元要素关系的问题。
理关系,明表述:
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数学的表达方式,把几个问题要素和交际要素设定为ABC,那么厘清ABC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成了重头戏,因为这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那么,ABC诸元要素
之间一般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或对立统一,或因果联系或层进互补等,总之,在认知层面,熟悉这些逻辑常识,之后有意识地遵循路径去思考,去辨析,最后,以简明的文字把它们表述出来,“审题立意”才算大功告成。
高考引路——明确内涵、厘清关系、精准立意
[2022年·新高考I卷]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惧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惧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惧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