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字
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当时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彝、景颇、僳僳、拉祜等。通用汉文的民族有:回、满、畲。没有文字的有34个民族:壮、布依、侗、白、哈尼、瑶、黎、东乡、塔吉克、土家、水、羌、高山、撒拉、土、保安、鄂伦春、鄂温克、独龙、怒、毛南、仫佬、仡佬、阿昌、德昂、赫哲、京、布朗、普米、门巴、珞巴、基诺等。
优思明副作用
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20种文字。列表如下: 
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数学学情分析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二十三年弃置身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10643万占8.41%(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bedook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壮族 1617.88 满族 1068.23
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回族 981.68 苗族 894.01 、维吾尔族 839.94 土家族 802.81 、彝族 776.23 蒙古族 581.39 、藏族 541.60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布依族 297.15 侗族 296.03 、瑶族 263.74 朝鲜族制度环境 192.38 、白族 185.81 哈尼族 143.97 、哈萨克族 125.05 黎族 124.78 、傣族 1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