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级教育硕士(学科语文)
教育实习教案
姓    名      邢蕊蕊             
学    号      ***********         
实习学校      封丘县高级中学     
实习学科        语文             
实习时间    水果汤圆的做法2011年9月——2011年12月 
文学院制
二○一○年九月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1                             
备课时间  2011年9 月15日
孕妇可以吃兔肉吗
教学课题
《再别康桥》
年级班次
高一9班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
课时数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信开头的成语能力培养目标:
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新诗的鉴赏。
2.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1.诗的欣赏方法。
2.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设计
朗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  具
课件、多媒体
原任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及时间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11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水体污染脚下,时年35岁。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的) 林峰的资料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六、绘画美
㈠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七、课外拓展
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新格律诗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绘画美——金柳,青荇,清泉
副板书:  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金柳    (比喻)    新娘
    信乐团海阔天空绘画美      青荇    (拟人)    招摇
                清泉    (暗喻)   
副板书:轻轻地——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