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技法,激活素材”详案
——议论文写作素材升格训练
教学目标:激活现有的写作素材
关连
教学重点:学习几种激活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技法
教学难点:议论文写作素材升格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梦见人去世
教学过程:
一、引出目标
法国作家布瓦罗有言:“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我们知道,议论文写作离不开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就是一门调动素材的艺术。但并不是什么素材都可以成就精彩。那么,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在我们无暇积累更多的素材之时,如何才能将现有的、甚至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素材,转换成大多数人想象不出的“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语言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立足于四月调考的作文,共同总结出一些激活素材的技巧方法,以期大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四月调考的考题。
二、考题回放
电脑开机进不了系统怎么办
四年前,由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三位研究人员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始了一项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研究,以期解释“石头剪刀布”的制胜原理。但这项研究被有的人讥讽为“吃饱了撑的”研究。日前,该项研究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果”,成为中国首次入选该奖项的社科领域成果。这项成果已多次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的参考内容。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接下来请看这次作文的审题立意。为什么要作这个回顾呢?今天课堂上涉及到的素材都将围绕着它来展开和阐述。
立意回顾——
一、从“石头剪刀布”的角度
1. 小可见(寓)大,小游戏蕴含大道理。
2. 科研与生活
二、从研究团队的角度
1. 坚定执著、不畏人言(走自己的路,让被人说去吧)
2. 善于观察、发现
三、从“有的人”的角度
1. 普遍联系的观点。
锻炼小臂2. 正确看待新生事物。
3. 先入为主要不得。
4. 敬畏常识。
四、从思辨的角度
1. “有用”与“无用”。
2. 如何认识事物。
3. 不要妄自菲薄(墙内开花墙外香)。
记忆已经回,下面就让我们看几组典型素材。
这里的每组素材中都有两个语段,请大家仔细阅读,说说下列每组素材中你更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三、典例分析
1、善用修辞,彰显语言魅力
素材一: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炙烤,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有了这样的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王院士的精心筹划下,10余年间,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的装备研制之路。
素材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信、坚持、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炙烤,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正是这种坚持,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守,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才得以绘就!有这样的坚信、坚持和坚守,中国预警机事业能不长足发展吗?能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的装备研制之路吗?
语段一有事例、有议论,符合素材运用写作规范,但因为作者只是平铺直叙,所以很难感染读者
语段二开篇即引用诗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感动读者;中间排比句议论点睛,巩固情感;末尾反问,再次强调,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该语段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彰显了语言魅力,让所有素材熠熠生辉。
总结:素材的运用,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记叙或者枯燥无力地议论,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素材要感染读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用形象而又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其进行特殊加工和精心包装,从而达到点石成金、彰显语言魅力的效果。
板书:善用修辞,彰显语言魅力
2、铺排论据,强化论证力度
励志短句致自己奋斗
语段一:“80后”商业新秀陈欧带着他的聚美优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聚美优品凭借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价格适宜的化妆品深受广大女性喜爱。遥想当年,陈欧被众多老板轻视。面对讥讽和质疑,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始终坚守,实现了聚美优品的华丽上市。
语段二:我们怎么能畏惧他人的质疑呢?聚美优品的陈欧,行走在创业的路上,用勇气
和坚守回应了周遭的讥讽,实现了聚美优品的华丽上市;台湾作家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的路上,用热情和坚守回应了周遭的不解,实现了心灵的诗意放逐;被称为“东方魔稻之父”的袁隆平,行走在创新的路上,用自信和坚守回应了周遭的嘲笑,实现了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坚守!
陈欧的例子同学们用得很多。像陈欧一样为你们熟悉又青睐的素材还有很多,古代的,如:屈原、苏武、陶渊明、李白;现代的有:马云、史铁生、莫言等。这些例子不是不好,但太常见的例子展开运用往往会显得累赘重复,在这种现状下,素材二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国人口减少总结:铺排论据,顾名思义,就是在写作中以铺叙、排比的形式来组合事例、事理以形成论据。论据是一种精心编辑而成的高密度的论据组合,它既能使语言简练、气势磅礴,又能使素材丰富、论据充分,增强说服力。
板书:铺排论据,强化论证力度
3、呈现细节,凸显文章意蕴
素材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被称为“寿司之神”的日本名厨小野二郎,在宁静的生活中专注于做寿司,即使在全国享有盛誉,依然在追求一份完美精致,将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亲自选购原料以保证品质,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以保护双手。这些极致的细节被很多人视为“无用”之举,但正是这种追求极致和完美的“职人精神”,成就了一代大师,也影响了很多职业人。
素材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被称为“寿司之神”的日本名厨小野二郎,在宁静的生活中专注于做寿司,将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每天一大早专门赶赴市场,向最信赖的商贩收购原料;为保护揉饭团的双手,竟在除了做寿司之外的时间里都戴着手套;送寿司时一定使其保持与手心同温,这样才能保持口感……这些极致的细节被很多人视为“无用”之举,但在小野二郎看来,“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你必须与你的工作坠入爱河……”。正是这种追求极致和完美的“职人精神”,成就了一代大师,也影响了很多职业人,这不是“无用”之用的最好体现么?
语段一素材叙述泛泛而谈,没有细节的渲染,难以给人以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之感,议论则一板一眼,缺少变化。
语段二抓住了小野二郎做寿司的细节和语言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扣题旨的细节描写不仅不会给读者带来重复赘余的感觉,反而增强了叙述过程中事例的生动性,让大家身临其境。
总结:“情节易寻,细节难工。”我们不仅可以在记叙文里以情动人,在议论文中同样可以针对中心论点,精心打造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如嗅其味,如知其温,以达到增强感染力、凸显文章意蕴的效果。
板书:呈现细节,凸显文章意蕴
4、合理想象,增加思想容量
语段一: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还会每天按时看日出呢?谁不想早点出门去奋斗,为自己搏个好前程呢?于是,福楼拜成了大家不理解的对象!一个世界级的大文豪,一个视时间为生命的人,每天惦记着看日出。他的朋友笑话他不懂得把握时代的命脉,他不语,只是坚持着这个习惯。福楼拜每天坚持看日出,享受着与自然共生共息的快乐,这不比一清早睁开眼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更令人愉悦吗?
语段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还会每天按时看日出呢?谁不想早点出门去奋斗,为自己搏个好前程呢?于是,福楼拜成了大家不理解的对象!一个世界级的大文豪,一个视时间
为生命的人,每天惦记着看日出,把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当做一门必修课来面对。他的朋友笑话他不懂得把握时代的命脉,他不语,只是坚持着这个习惯。我曾经想象过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天空刚被染红,树木刚刚苏醒……一个人站在窗前,见证着新一天的到来。他与残月挥手告别,与新日道一声早安。他享受着与自然共生共息的快乐,这不比一清早睁开眼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更令人愉悦吗?
相比素材一,素材二增加的这段想象文字让读者身临其境,极富感染力,激发了我们内心美好的情怀,甚至也产生了一种看日出的冲动,也更理解福楼拜的坚持了。可以这么说,福楼拜追求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对此,中外两位大师进行了相似的阐述(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人生似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情,片片诗意——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而对芸芸众生,我们只能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总结:适度合理的想象,能给读者带来更多温暖与感动,能激发读者的无限情思和遐想,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思想容量。
板书:合理想象,增加思想容量
四、升格训练
1为他人修改
素材:贾平凹到8岁时还将10以内的加减法算得一塌糊涂。面对着同龄人的轻蔑与同乡人的嘲笑,他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在他幼年时期,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成材,顶着众多猜疑与不信任的目光,他曾跌入低谷,一度几乎在文坛上销声匿迹。一路曲折但终未放弃,20年来,他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成为了文学大家。
学生升格——
几米曾说:“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大的惊喜。”身处绝望中的贾平凹用他对文学的坚守,铸造出人生的惊喜。看着如今的大文豪,没有人能想到8岁的贾平凹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得一塌糊涂。在同龄人的轻蔑与同乡人的嘲笑中,他走上了创作的道路;顶着众多猜疑与不信任的目光,贾平凹曾陷入低谷,几乎在文坛上销声匿迹。然而,失败是一根绳子,有人把它当作自缢的工具,有人用他来攀爬更高更陡的山峰。贾平凹显然是后者,他始终坚守对文学的热爱,一路曲折但终未放弃,终于凭借对文学的坚守走出创作的低谷,到达生命的巅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没有贾平凹的坚守,何来今天家喻户晓的一代文豪?
(308,陈思思)
林清玄有言:“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是这样一朵全心绽放的文坛之花。8岁时还未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让他备受他人的轻蔑与嘲笑;初入文坛时的青涩与迷茫让他遭到无数的漠视与质疑。然而这朵饱经风霜的花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不肯低下头颅,拼命地吸取土壤的精华,最终以全心绽放——800万字的作品,70部的著作,10余次的文学奖让他散发出迷人的文学芬芳。坚守内心的信念,是风雨满城时屹立不倒的支撑,是以最美的姿态绽放人生之花的有力保证。
(308,林恒照)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贾平凹选择了创作这条路,并为之奋斗。8岁时还将10以内的加减法算得一塌糊涂的人肯定算不上聪明,甚至有些愚笨,可谁曾想过,就是这样一位少年,写下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项。反观他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坚守让他心中的梦想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参天大树。面对众人的嘲笑、猜疑和不信任,他也曾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但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师。这不是坚守所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308,夏梦迪)“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当步伐被困难冷冷阻碍,当骄傲被现实狠狠拍下,当意志被失败慢慢动摇,贾平凹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何谓“初心不负”。难以想象年幼的他是如何顶着他人的质疑和嘲笑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也许贾平凹也曾在深夜痛哭过,他可能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在擦干眼泪后依旧坚定向前的倔强身影。不怕默默无闻,不怕道路曲折,不怕跌入低谷,只怕失去初心,自我放弃。正是因为贾平凹的坚定,我们才看到一部又一部经典的著作,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前方有阴影,别怕,那是因为阳光在我们身后,要坚信所有打不倒我们的都会让我们更加强大。
(308,何西瑾)
我们怎能轻言放弃呢?文学大家贾平凹到8岁时还将10以内的加减法算得一塌糊涂。因此在他幼年时期,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成材,但这并未磨灭他那颗雄雄之心。面对同龄人的轻蔑与同乡人的嘲笑,面对众多人的猜疑不信任的目光,面对自己迷惘与遥远的人生,他没有轻言放弃,即便曾跌入低谷,他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20年的磨练,他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登上了人生的巅峰。我想,如果他没有坚守信念,那么他的人生也将平淡无奇,我们也将无法阅读那一颗颗饱满、清沁肺腑的文字。
(308,張杏)我想,数学的加减是束缚他的枷锁,同龄人的嘲笑是笼罩他的阴云,幼年时的质疑是压抑他的恶言。但是,平坦之路怎称人生?凹凸低谷方识真假,一路曲折但终未放弃。20年创作路,百万真言,数十部力作,十余次叩响文学殿堂的长钟。侧耳聆听缪斯的诽语,那多病的身躯,质朴的性格,幽默的情思,最终孕育出一代文学大家——贾平凹。
(308,鲍文豪)
大家都是从“坚守”的角度升格的,我们扩宽思路,转换角度,来看我给大家准备的一则升格。
升格范例:目光一旦停滞,便看不到别人的变化,观赏不到别样的风景。小时候的贾平凹因为10以内的加减法算不清楚,便被许多人下了一个“不成材”的定论。虽然他笔耕不辍,终于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创作之路,成为了当代文坛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与大家,但那些猜疑与不信任,那些“傲慢与偏见”,
那些停滞的目光与惯性的思维,却使他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使他一度几乎在文坛上销声匿迹。是什么阻碍了理性的判断?是什么培育了成见的温床?是停滞的目光!(学生多从坚守角度展开,此范例转换了角度)正如我们们对作文材料的审读,大部分素材都可以从多角度来阐述。
我们刚刚为他人的习作作了修改,下面请大家针对此次四月调考的作文,任意选择一段素材加以升格。
2为自己升格
五、结语
让素材更加鲜活亮丽,方法不一而足,但核心只有一个:避免呆板枯燥,尽显语言魅力,更好地阐述全文的中心,从而让文章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