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范本
  篇一:读书报告—《平凡的世界
 
  》
  读完《平凡的世界》,深深地体味到平凡生活里的各种酸甜苦辣,不禁感叹世事浮沉。《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分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平凡的世界”里有一不平凡的人,是这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我就有这种感受。
  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
感情、平凡的故事
 
  。小说
 
  里的人都是芸芸众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掩卷回味,却觉得其中剧情
 
  感人肺腑,引人遐思。特别是那种面对逆境坚韧、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无数青年。 “不能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作家追求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品格”。
  [1]它以1975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为主流,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一幅当代农村生活全景性的图画,是对十年浩劫生活的总体反思。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落——双水村,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里生活着各各样的人物:少平、少安、晓霞、润叶、金波。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他们历经苦难,几番憧憬,几番无奈,然而命运的车轮并没将他们压倒,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演绎了一段令人奋进的凯歌。
  毫无疑问,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构成了小说写作的中心,他们是整个小说事情的经历者,也见证了身边亲朋好友的血浓于水的真情流露。当时,中国社会踟蹰不前,历经的荒诞中,在有思想有魄力的年轻人的实干下,经过系列的矛盾纠葛,打破保守僵化的制度,开始思想转型,迈向改革开放。主人公自尊、自信、自强,面对挫折与苦难,他们执着地选择拼搏和追求,最终收获快乐的果实。故事的结局也许不算完美,爱情没有以白头偕老为结尾,完整的家庭也有些许支离破碎,但是,我们从中学会了坚强,学会昂首面对种种挫折,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个标杆式的斗士,是其中最值得品味的主人公。他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虽家境贫寒,但他从不鄙视自己的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
  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的社会现实,并且勇于同苦难做斗争。求学期间饥饿时时折磨着他,褴褛的衣衫使他在女生面前不体面、苦涩、凄楚,心中郁结着难言的悲愤,但是他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汉的豁达平静地接
受着这一切。“路遥擅长在对生活的细腻刻画中纤毫毕露地呈现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压抑”。短发波波头
  [2]如《平凡的世界》中描写孙少平背石头的那一段文字,更能体现孙少平在与生活的抗争中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与其本身的鲜明的个性:“三天下来,他的脊背就被压烂了,他无法目睹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两只手随即也肿胀起来,肉被石头磨得像一层透明的纸,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得见,这样的手放在新石茬上,就像放在刀刃上。”
  他在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勇敢地挑战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的收入,而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地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新的空间。先去黄原当揽工汉,后又去铜川当煤矿工人,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抗争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钻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他的奋斗史中贯穿他的思想主线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其间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生存环境之苦。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他深深体会到的苦难意识,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生。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42章写到:“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这是作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对孙少安创业奋斗精神的由衷赞美。”
  [3]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精神上的征服者!中秋经典句
  读《平凡的世界》,使我们感到一颗洋溢着真情的心灵的震撼和悸动,他笔下人物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篇二:平凡的世界 读书报告 原创
 
  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记叙了从“”后期到改革初期主人公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时代变迁下广阔的社会面貌。本文将着力分析小说对各主人公的刻画,同时浅析作品反映的农村变迁及政治画面。
  一 绪论
 
  (一) 作者简介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949年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7岁
祥嫔被父亲过继给伯父。他从小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考入当地最好的延川中学,但因伯父无力供养而险些辍学,后来他还是凭借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同学接济完成了学业。时,他开始文学
 
  创作,期间他种过地,打过短工,当过民办教师,并不断有作品发表。他的作品受到了当地文宿的赏识,他本人也被推荐到延安大学文学系深造。1980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开始在文坛有一席之地。1982,《人生》的发表将他的事业推向顶峰。同年,路遥开始着手《平凡的世界》的创作。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做了大量准备,查阅资料,走访民间,写作过程更是呕心沥血,茶饭不思。路遥自己将这一过程比作“生命的赌博”,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到:“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 而抵押品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他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路遥花费六年时间,倾尽心血
完成了这部百万余字的作品。无疑,这部作品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仅在于荣获矛盾文学奖,还在于从它问世到今天,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平凡的世界》成就了路遥,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耗尽了他的生命,1992年路遥因心脏病去世。
天气如何  (二) 作品概述
 
  对作者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路遥是位本作家,他的作品大多着眼于生养自己的黄土地,着力表现的也是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字里行
  间洋溢着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对乡情乡俗的讴歌。同时,自身波折的经历也赋予他对生活,对历史变迁以深刻的思考。《平凡的世界》就是很好的体现,它的背景是陕北的一个小山村,记叙了从“”后期到改革初期主人公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时代变迁下广阔的社会面貌。
  小说可以三条主线,这三条主线,既平行有交叉,组成三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板块结构。三条主线中,一条写双水村,围绕孙、金、田三大家族的恩恩怨怨,表现农民众十年来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其生存境况、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并在矛盾
冲突情感摩擦中展现人们生活的欲望和心理变迁。其中离家的孙少平,其艰难的生活历程则是小说的又一主要线索.其中重点突出孙少平在对人生苦难的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从萌发到建立到以悲剧结束是这条线索中最主要的情节。第三条主线是以田福军为中心,把乡、县、地区和省的各级干部连在一起.绘成一幅彩绚丽不同层次的政治画面。
  这三条主线中,以孙少平为代表的一系列年轻人的奋斗历程最能打动我,也在我看来最能符合平凡的世界这个主题,他们处于平凡的环境中,做着平凡的工作,却有着不平凡的精神,顽强,独立,善良,理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或者说都有不凡之处,这是这样的普通人们,推动着历史进步的潮流。也正是他们的这种精神,能激励不同年代的年轻人,在不同时代都发挥积极意义。所以本文将着力分析书中刻画的各位主人公,同时浅析作品反映的农村变迁及政治画面。
  二 主人公分析——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青年
 
  (一) 孙少平——背井离乡的奋进者
 
  孙少平的青年时代前半段在后期,后半段在改革初期,这样的成长背景,注定了他想超越却又无法超越农民子弟的命运。
  孙少平是在贫困中读完高中的。刚入学时,他是自卑的也是不成熟的,穿着破烂衣衫的他每次都等到别的同学拿完饭,才默默地去拿自己仅有的非洲黑面馍。当他发现班里另一个女生也和她一样贫困时,一半同病相怜一半好感,使他们走到一起,相互交换书籍,交流心得。慢慢的,孙少平开始蜕变,他发现自己转述的故事同学很爱听,自己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也很开心。他意识到人重要的是内在,一个人衣着破烂,善良正直的品行,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种尊重的
  前提是自己要尊重自己。
  这种认识使得孙少平在精神上开始独立、自尊,而让他真正变得明事理,把他与生俱来的善良转变为道德力量则得益于几位女性。先是伤害过他的郝红梅和破女子侯玉英。侯玉英因残疾个性有些刻薄,出身城市就常常瞧不起贫寒的孙少平,但在一次外出游玩中,孙少平处于善良的本性,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险些被洪水冲走的侯玉英。一方面使得侯玉英放下了偏见与傲慢,另一方面也使得孙少平受到同学们的敬佩,更加感受到人品性的重要性。郝红梅则是出于改变自己家境况的目的,而疏远孙少平,接近家境好的顾养民。侯玉
英的先疏后近和郝红梅的先近后疏,让他在高中小社会里体味到世俗、世态,变得更为理智、明事理。
  田晓霞的出现则是具有单纯的积极意义的,两人出于对对方见识品行的欣赏,而接下深厚友谊,出身城市的田晓霞见识广读书多,她推荐孙少平读各种有思想的书,同时和他交流时事和书籍。孙少平本就不是平庸之人,自身的积极追求和求知欲,加上田晓霞的不断引导,三年高中,学校虽没教什么知识,但孙少平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自卑的孩子,在学识上他可以和田晓霞高谈阔论,在道德上他也有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果说当年救侯玉英还是出于善良本性时,那么毕业时救郝红梅则是十足的道德举动了。
  高中毕业,学识和见识使得孙少平不会像哥哥一样留在乡下,而是毅然决然地外出打工。我认为,小说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性在孙少平打工经历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农村户口,没有关系,徒有学识和体力的少平只能做最底层的活计,做小工搬石板,即使招工入煤矿也是在恶劣的条件中从事高强度的体力活。这种工作不比务农轻松,危险性还比务农高,虽然不是在农村,但周围都是出蛮力的力,根本开阔眼界与学识,连看书都难。这就是农村孩子的一种现实,我为少平感到惋惜,甚至一度不理解他的选择。但后来我慢慢明白,少平是命运的奋进者,他有着改变现状和迎接挑战的勇气,留在闭塞、狭隘的农村,不可能
辣椒的作用有任何变化,走出去才有希望,虽然结果可能并不尽人意,但至少奋斗过努力过。
  而对苦难生活的描写则是在意衬托出孙少平面对苦难的勇气。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孙少平对苦难有着主动选择和迎接挑战的勇气,他甚至能够将对苦难的体验升华到人生哲学的境界:“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
  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正是孙少平在巨大的苦难中表现出的人格尊严和道德激情,以及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才使得这个人物显得熠熠生辉。 无数的青年也正是因此收到感染与激励。
  (二) 孙少安——承担与开拓并存的农民先驱
 
  孙少安自小便背负了生活带给他的沉重包袱,虽然和少平一样,他天资聪颖,上高小时是班里的第一名,还和青梅竹马的田润叶感情很好,但是贫困的家境让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求学的理想,放弃了对润叶的爱情。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时辍学帮助
父亲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时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少安身上有着许多美德。无论家里多“烂包”,他都不嫌弃,自始自终承担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孝顺父母,帮扶,爱护弟妹,他拥有的责任感让人钦佩。更可贵的,他能将对家人的爱转化为对全村人的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开办砖厂有点钱了,他便招揽村民到自己的厂上,手头富裕了,还出资办学。这种超越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仁”“恕”是书表现的重点。
  同时,少安还有一种开拓性,不同于一般农民,他对社会有种独到认识,很早就认识到解放生产力以及生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他还是最早的农民企业家,开办砖厂,发家致富。
  但少安身上也有他的局限性,体现在想出资拍电视剧
 
  一事上,小学文化和生存环境的闭塞使得他的见识相对局限,这从另一角度也增加了人物debon
的真实性。
  敢于承担,开拓进取的孙少安是路遥塑造的农村先驱的典型。
  (三) 孙少平、孙少安人生道路选择的比较
 
  孙少平选择的是“出走”,孙少安选择的是“留守”。
  “出走”是一个孙少平人生经历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是出走大城市还是留守农村,这不是孙少平这一个体面临的问题,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出走,可以摆脱闭塞的农村,迎接机遇与挑战,但当时的城乡二元体制又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往往只能做苦工在城市边缘挣扎;而选择留守,对于年轻人,尤其是知识青年,就得忍受生活的单调与精神食梁的匮乏,但在熟悉的乡土上至少可以过着安稳且温饱无忧的生活。这个命题的背后是城乡差距巨大的社会问题,不是个人能逃脱,能改变的。
  在这个问题上,孙少平选择了出走,他有文化,有思想,不甘忍受精神世界的空虚,敢于为自己的理想,抛弃安稳的生活,主动去迎接挑战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这种出走毕竟有些盲目,出去干什么?城乡二元化体制使得农民的孩子孙少平只能干最底层的小工,执着
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无暇去顾及最初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未来。他最终在好心人和田晓霞的帮助下成了煤矿工人,虽然这样的结果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并不好,但在当时成为工人编制已是
  一件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了。孙少平已经是幸运的了,所以这条道路并无太大可行性。
  但是,“此路不通”的原因并不在于孙少平本身,而在于社会大环境。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孙少平不断去冲击这条路,才会有了现在政治环境的日益开明,农民工生存环境和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的包容性更大,城乡之间差别不断缩小。因此,孙少平出走的意义不在于出走后的成就,而在于出走的本身,这种“唐吉诃德式”的挑战命运的举动本身就有着象征和示范意义。他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勇气,敢于挑战现实困境和未知世界的胆识必将被年青一代追捧和模仿。
  再看孙少安,他有着弄人朴实的思想,卖力地干活养家,指望凭借双手过上好日子。如果说孙少平更多是为个人奋斗,而少安则是为一个家庭努力,他挑起家庭的重担,是亲人最坚实的依靠。同时他又能凭借敏锐的眼光把握住机遇,留守农村也能额创造大量财富,让农村发展得更好。
  因此,这兄弟二人的选择只是代表当时农民所能走的不同的道路而已,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二、女性形象及爱情分析
 
  (一) 女性形象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田晓霞、贺秀莲、田润叶、孙兰花、金秀、兰香、
  篇三:读书报告——《平凡的世界》
 
  久闻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金典,是最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所以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我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里认认真真的品读完了这本书,读后使我感概万千、受益匪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写的一本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其主要讲述的是在1975至1985年这十年间发生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坡上的一个叫双水村的地方的故事。整部小说通过写这十年间双水村的人和双水村的变化,授予人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双水村和双水村人正是那个年代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的过程的缩影,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
运是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
  在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人物。他拥有着对生命的激情,对痛苦的无谓,对知识的喜爱,对弱者的同情,所有这些都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没有理由不去喜欢。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用自己的“苦难哲学”演绎了一个“在路上”奋斗者的形象:他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这在常人眼里似乎是不可改变的标签,但这个身怀远大抱负的青年,却不甘心在农村度过自己的一生。即使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但他毅然告别了亲爱的家人,独自出去闯荡。他起初在黄原做揽工汉,重大的石头把他的脊背都压烂了,手也肿胀得连毛细血管都看不见了,肉皮被石头磨得像一层透明的纸……但在这牛马般的考验中,他都挺过来了。后来,他去了铜城做了煤矿工人,冒着随时都会有的生命危险,无所畏惧地努力着,最终不但因工作出而名声响遍整个煤矿,并且当上了班长。
  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我们忍受苦难,那我们一定要像孙少平一样,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伟人曾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是啊,孙少平的事迹不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遇到苦难的时候,要不畏惧,不退缩,并勇敢地抗争,永远地拼搏,在不屈的抗争中取得永远地、无形的胜利!在今天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战胜眼前的
和以后会遇到的苦难与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凌驾于自己的命运之上!
  另外,《平凡的世界》中包罗万象的爱情故事亦让人难以忘怀。其中,最让人动心的自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他们之间虽然有着悬殊的身份,但是他们恋爱了。他们抛弃了世俗的一切,是跨越一切界限的两颗心灵的交汇和吸引,是最深挚最浪漫的爱情。他们,为我们诠释了这世上最纯真的爱。当然,也不乏最苦涩的爱。小说中的金波,在当兵是因爱上一个藏族姑娘而被提前退伍。之后虽然身各一方,但他依然热恋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牧马姑娘,饱尝了思念的痛苦,甚至时隔八年后仍回到那个已经物是人非的草原去寻他的心上人。这样深情的男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少之又少,让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除此之外,还有孙兰华对其丈夫无怨无悔、无私的爱,李向前对田润叶执着的爱,孙少安对田润叶懦弱的爱……这里的每个爱情故事都各有特,不尽相同。而正是这些异彩纷呈的的爱情故事,构成了《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告诉人们,要好好珍惜身边的那个人,只有不求回报,并用真心去付出,才能收获人世间美好的爱情。
  亲情,于己,于家,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焦点。回观《平凡的世界》,其中诠释的亲情,是我们都会向往的。孙少平一家人之间的感情,让我深有体会。无
  论是夫妻之间,还是兄弟兄妹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都有着深似
海的感情。不管他们家里发生什么事,开心的,幸福的,痛苦的,煎熬的……他们一家人都会齐心协力,共享福,共渡难关。所谓“家和万事兴”,正因为他们一家人的深情,让他们家的光景变得越来越好。这些,都是我们多少人所希望拥有的。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多少人因生活在一个不和睦的家而自暴自弃?夫妻之间的不和,导致多少做子女的生活留下阴影;赡养老人的问题,导致多少兄弟妯娌之间大闹不和;父母不理解子女的心思而一味强求子女顺自己的心意,又导致多少孩子丧生了快乐……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足为奇。正是因为缺乏亲情的温暖,让很多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我们为何不去多多关心家人,学会经营我们宝贵的亲情呢?拥有无价亲情的你,还会愁什么艰难险阻呢?因为你永远都有一个属于你的港湾——家。
  另一方面,《平凡的世界》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密集的十年间中国城乡广阔的社会变迁,规模宏大,不断地从一个场景过度到另一个场景,由一个情节过度到另一个情节以及人物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的改变。如,农村的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集体主义和人民公社化到改革开放后的个人责任制和包产到户,无疑警示我们: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希望所在。另外,为政者的前后变化,如田福军的敢作敢为和大胆创新、坚决实施适应社会的新政策;有智的腐败无能,死守一套……告诉
我们当官为政者应从实际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积极做好本分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才能真正为民谋福利。
  《平凡的世界》不愧为一部响彻世界四方的不朽巨著,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远不止我所讲的这些。有人用“百读不厌”来评价这部作品,我认为也确实如此,而且我相信,我从中得到的东西,将会陪伴我一生,在人生道路上,将会受益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