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考题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2023浙江省义乌市高三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陈亮
话杀浑①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③。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亮,三国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③斗绝:即陡绝。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场罢了。
B.“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 解一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
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6.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6分)
二、2023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四质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甲)初 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乙)初 月
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甲诗颔联用“爪”与“眉”描绘初月的不同形态,乙诗颔联则写月亮由升到隐的短暂过程。
C.甲诗颈联“乐”“愁”直接点出初月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乙诗颈联则侧面描写月光暗淡,意境凄清。
D.甲诗尾联想到边关将士,诗人由乐转悲,停止游赏,写诗寄托愁绪;乙诗则在景物描写中暗寓愁思。
16.甲、乙两诗哪首是李白所作,哪首是杜甫所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依据语言风格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6分)
三、2023广东省高三模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寒食①书事
[宋]赵鼎②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③。
汉寝唐陵无麦饭④,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寒食:在清明节前两天(一说前一天),寒食节,据传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②赵鼎:字元镇,因反对与金议和,被贬广东。③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④麦饭:用磨过的麦子连皮做成饭,用于祭祀。范进中举教案
[双调·折桂令]寒食新野道中
[元]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①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②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注]①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②髻双鸦:即双髫,髻黑如鸦羽,称鸦髻。
15、下列对这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诗首联写寒食节时家家户户插上柳枝,这标志着冬季已经过去,草木开始返青抽芽。
B、卢曲开篇写柴门边的犬吠,茅屋上的燕语,描绘了一幅物物相争、各显其能的天然画卷。
C、两首作品都写到乡村人事,赵诗借典故写村民举家上坟,卢曲以发不同写人物情态。
D、两首作品中“不管暮笳”的醉卧者和少女眼中“马上哦诗”者这两个人的情感截然不同。
16、这两首作品中,“梨花”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四、2023浙江省临海、新昌两地5月适应性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5-16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鹧鸪天·博山寺作(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两词均作于辛弃疾四十岁左右遭谗落职、赋闲归隐江西上饶一带之时。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平乐》上阕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为下阕回忆自己一生奔走因事却遭罢官而归隐作衬托铺垫,全词伤感消沉
B.《鹧鸪天》“岂其卿”的意思是“何必是别人”,即不愿效仿他人,表现了作者要保持独立自我的人格,绝不趋炎附势的精神。此乐何极
C.两首词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清平乐》第四句“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鹧鸪天》第二句用山寺之“厌”显示词人时常流连于周围山水。
D.《清平乐》采用的是词的一般写法,即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鹧鸪天》则精选意象和典故表达情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16.两首词是辛弃疾同一时期的作品,有人认为两词在“入世”“出世”的观念上相矛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五、2023山东省考前30天冲刺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5-16题。
南乡子[注]
苏 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余。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注:此词作于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端写凉簟、清风,其意境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相似。
B.“昼睡余”“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等语句表现出词人公务不多,比较清闲。
a3纸图片C.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加之性情闲散随意,因而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
D.本词上片重记事,叙词人任上之闲;下片重议论,抒怀明旨,全词脉络清晰。
16.“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三句包含了怎样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六、2023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相关前情:窦天章问蔡婆,你六十开外的人了,家中有钱,为何嫁了老张又谋害他?蔡婆回答不曾许他。窦天章弄明原委后说,你那媳妇就不该招认药死公公了。窦娥鬼魂于是上前说明: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
(唱)
名人名言读书[梅花酒] 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早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 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 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罪名儿改。
注:第四折是全剧的结局,写卖天章考取功名后,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出使楚州。卖蛾的魂魄托梦给父亲诉说冤情,卖天章重新复查此案,为卖蛾平反冤案。
15.下面对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酒]里,卖蛾剖白自己屈招的原因,讲明曾经抱有“覆勘”幻想,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吏治。
B.[收江南]把俗谚的“有理无钱莫进来”改成“就中无个不冤戒”,将卖蛾的陈情申诉升华到新的高度,加大了对元代黑暗现实的针眨力度。
C.[鸳鸯煞尾]中作者借卖蛾之口表达了变革现实、改造吏治的愿望,并开出了疗救的药方:杀尽贪官污吏,与天子分忧,为万民除害。
D.[鸳鸯煞尾]和第三折中的[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都表现出卖蛾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善良孝顺的高尚品格。
16.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日:自然而已关。”请结合所选《卖蛾冤》第四折节选的内容,简要分析“自然”是如何体现的。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15.
【参考答案】C
【解析】“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错,实际为“天下偷安”,词人悲愤之语.
16.
【参考答案】①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显英雄豪情气概。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乳燕飞》《贺新凉》《风敲竹》《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貂裘换酒》《金缕衣》《风瀑竹》,清人又有名《雪月江山夜》者。双调,一百一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杀:同“煞”,止住。浑:简直。
齐民:指平民百姓。
伊:即伊尹。商时贤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传说伊曾做过厨师,初以烹调技术高为汤赏识,后辅佐汤灭夏。葛:即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协助刘备建立蜀
汉。
华发:花白头发,这里指白发。
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只今:如今的意思。
瑟:名词动化,即弹瑟,向谁倾诉的意思。
风从云合:意思是同类相从,这里指志同道合的英聚首共事。
次骨:至骨。
百尺楼:比喻地位很高。斗绝:即陡绝。
买犁卖剑:这里是说卖剑买犁,准备回家耕田送老了。
平家:平常百姓之家。
【译文】
国事谈论得再多,也简直是白说:难道定要百姓理解:伊尹的功高位显,葛天氏之民的闲适意惬?想去冬相逢饮酒游湖多快乐,却在风雪中依依告别。别后新添了华发,很少喜悦。人们只知接踵地寻求圣贤,可叹如今只有我俩相唱和,各处一方同望月。谱写出中原沦丧的旧恨,又交给谁去弹瑟?
大丈夫何用去忧伤离别?况古来人们融洽相处,只求志同道合。只要两人有一致的见解,就能深察对方的“本心”,即使千里相隔绝,还是像常见面那样亲切。要学习刘备卧百尺高楼,忧国而把家忘却。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也想卖掉家中刀剑买锄犁,放弃斗争而到老都从事农业。壮士为无用武之地而流泪,愤恨得连肺肝都炸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