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抄报的谚语|由来|习俗
  提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清明节,今天的⼈们⼤多认为⽆⾮是个扫墓祭祀的节⽇。其实,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中⾜以和春节⼀⽐⾼下。下⾯我们⼀起来看看清明节⼿抄报的谚语、由来、习俗,希望⼤家喜欢。
  清明节⼿抄报的谚语
  1. 阴⾬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桂)
  2. 清明⾕⾬,寒死⽼⿏;⼩满⽴夏,寒死⽼郎爸。
  3.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4.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5. 清明蛾⼦⾕⾬蚕。(⼭东谚语)
鸿雁于飞  6. 清明⾬星星,⼀棵⾼粱打⼀升
  7. 清明⾬星星,⼀棵⾼粱打⼀升。
  8. 清明冷,好年景。
  9. 清明刮动⼟,要刮四⼗五。
  10. ⾬打清明前,春⾬定频繁(鲁)
  11. 清明早,⼩满迟,⾕⾬种棉正适时。
  12. 清明南风,夏⽔较多;清明北风,夏⽔较少。
  13. 清明有霜梅⾬少(苏)
  14. 清明节⽓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均有⼀定预⽰,相关谚语有:
  15.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喂桑蚕。
中药人参  16. 清明⽆⾬旱黄梅,清明有⾬⽔黄梅。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是重要的“⼋节”(上元、清明、⽴夏、端午、中元、中秋、冬⾄和
除⼣)之⼀。⼀般是在公历的四⽉五⽇,但其节期很长,有⼗⽇前⼋⽇后及⼗⽇前⼗⽇后两种说法,这近⼆⼗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之⼀,为中国⼆⼗四节⽓之⼀,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5⽇前后。清明节后⾬⽔增多,⼤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时节万物“吐故纳新”,⽆论是⼤⾃然中的植被,还是与⾃然共处的⼈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花生炖猪脚
  古有清明前⼀天为“寒⾷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公悼念介⼦推“割股充饥”⼀事,后逐渐清明寒⾷合⼆为⼀。唐代扫墓⽇期⼀般在寒⾷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节”的起源地就在⼭西中部介休,介休⼀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推“割股充饥”⽽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烧⼭⽽亡,绵⼭也因此⼜称“介⼭”。
  相传⼤禹治⽔后,⼈们就⽤“清明”之语庆贺⽔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然的湖光⼭⾊、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娱活动,增添⽣活情趣。
  清明节流⾏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天寒⾷节的内容,寒⾷相传起于晋⽂公悼念介之推⼀事。唐
⽞宗开元⼆⼗年诏令天下,“寒⾷上墓”。因寒⾷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古时扫墓,孩⼦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笛,经风⼀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朝廷下⾄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彩搭配图  寒⾷节----寒⾷即禁⽕,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欲害死⼤公⼦重⽿,忠⾂介之推(⼜名介⼦推)便护送重⽿逃亡,甚⾄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的⾁给重⽿吃,希望⽇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多年后,重⽿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的晋⽂公,并逐⼀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提醒,才赶忙差⼈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隐居。晋⽂公与⾂⼦在⼭中遍寻不获,有⼈提议放⽕烧⼭,介之推是孝⼦,⼀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烧了三⽇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熄灭后,⼈们在⼀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体。晋⽂公⾮常伤⼼和懊悔,将⼆⼈安葬在柳树下。晋⽂公将放⽕烧⼭的⼀天,定为寒⾷节,规定⼈民禁⽌⽤⽕,寒⾷⼀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
民族扫墓节。按主⽇说,约在四⽉五⽇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上半⽉。古⼈把⼀年分为⼆⼗四节⽓,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四节⽓之⼀,时在春分后⼗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名,后来加了寒⾷禁⽕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禁⽕,祭奠先⼈,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诗⼈⽩居易《寒⾷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宋朝诗⼈⾼菊卿也曾于⼀诗中描写道:"南北⼭头多墓⽥,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蝴蝶,泪⾎染成红杜鹃。⽇落狐狸眠冢上,⼀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祷祝,燃纸钱⾦锭,或简单地献上⼀束鲜花,以寄托对先⼈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绳⽽迁移。它的历史很古⽼,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彩服坐于其上⽽推引之,名⽈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今为⼈们特别是⼉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种⽪球,球⽪⽤⽪⾰做成,球内⽤⽑塞紧。蹴鞠,就是⽤⾜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们喜爱的⼀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是⽤来训练武⼠。  射柳  射柳是⼀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的记载,就是将鸽⼦放在葫芦⾥,然后将葫芦⾼挂于柳树上,弯⼸射中葫芦,鸽⼦飞出,以飞鸽飞的⾼度来判定胜负。你真行
  ⽃鸡
  古代清明盛⾏⽃鸡游戏,⽃鸡由清明开始,⽃到夏⾄为⽌。我国最早的⽃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鸡成风,不仅是民间⽃鸡,连皇上也参加⽃鸡。如唐⽞宗最喜⽃鸡。  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种特有的民俗⽂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凳、打拳、龙灯、翘⾼
竿、唱戏⽂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绝⼤多数在船上进⾏,极具⽔乡特⾊。近⼏年乌镇⾹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船、翘⾼竿等⼏个项⽬,⼤有潜⼒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规模的拔河⽐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部分。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地,⾃然界到处呈现⼀派⽣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前后,恰是⼤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个漫长寒冬之后,⼈们纷纷⾛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息——或在⽥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历⼆年⼆⽉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的清明
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画卷,画⾯⼈物就达 550多⼈,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斑。
  赵之珩表⽰,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因⽽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为福建⼀带的踏青节,三⽉三为陕西⼀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的。有的地⽅,⼈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古谚有“柳条青,⾬蒙蒙。柳条⼲,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的⽣命⼒,俗话说:“有⼼栽花花不发,⽆⼼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就活,插到哪⾥,活到哪⾥,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种说法:原来中国⼈以清明、七⽉半和⼗⽉朔为三⼤⿁节,是百⿁出没讨索之时。⼈们为防⽌⿁的侵扰迫害,⽽插柳戴柳。柳在⼈们的⼼⽬中有辟邪的功⽤。受佛教的影响,⼈们认为柳可以却⿁,⽽称之为“⿁怖⽊”,观世⾳以柳枝沾⽔济度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取柳枝著户上,百⿁不⼊家。”清明既是⿁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们⾃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作桥,汉⼈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李⽩有词云:“年
年柳⾊,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步⼀柳,由长安东去的⼈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因“柳”与“留”谐⾳,以表⽰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赠柳来表⽰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送⾏折柳相送,也喻意亲⼈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能很快地⽣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种对友⼈的美好祝愿。古⼈的诗词中也⼤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诗:“别路恐⽆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送⾏⼈,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待折赠。”⼈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的象征意义,古⼈⼜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们踏青时顺⼿折下⼏枝柳条,可拿在⼿中把玩,也可编成帽⼦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节以柳枝乞取新⽕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的⼀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成长快。因此,⾃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直流传⾄今。1979年,⼈⼤常委会规定,每年三⽉⼗⼆⽇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分重要的意义。炒饼的家常做法
  放风筝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的习俗。清⼈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下⽽上,纸鸢因之⽽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那⾥,放风筝不但是⼀种游艺活动,⽽且是⼀种巫术⾏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的秽⽓。所以很多⼈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的疾病、秽⽓都让风筝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