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蜀相》教案
  教学目标:
   1、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 4、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 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放牛班的春天电影
  教学重点:
  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列子学射  古体诗:古诗、乐府诗
  古典诗歌
  绝句(四句)
  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教者总结导入
  上一篇课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古体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
  二、介绍作者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蜀相》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
  三、指名朗读,教者指导定时喝水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四、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躁郁症自测题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
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陀螺怎么做快赚钱的方法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就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这种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五、课堂总结: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六、作业:背诵全诗
  《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