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分数很低的大学第二单元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主人公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喜欢听歌请举手。可真不少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可能有的同学不仅听过,还可能会唱呢,会唱的同学跟着唱,一边唱一边思考问题,问题是歌曲中唱的是谁?
1.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学生听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几个生字。
3.介绍雷锋生平: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雷锋叔叔的足迹。(相机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中国银行征信中心(2)想一想每一节诗所讲的主要内容。
(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课件出示本文生字,多形式认读。
(2)教师随意地抽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3)教师含有较多生字的句子,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3.指名逐节朗读,并说说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出租屋合同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长。“洒”右边是“西”,里边没有一横。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洒下泥泞
二、品读课文,感悟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我可怜的妈妈2.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板书:冒着、抱着)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2节诗)
什么叫关联词②出示第2节诗,理解“迷路”的意思。为什么要说迷路的孩子?
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回家的情形。(板书:泥泞)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诗。
(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板书:背着)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4节诗)
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板书:踏着)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从“露珠”联想到“汗滴”,让我们体会到雷锋不辞劳苦,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④齐读第4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情形。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节诗)
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
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板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齐读第5节。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活雷锋”。
三、拓展延伸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板书设计
冒着抱着泥泞
雷锋叔叔,(全心全意
你在哪里为人民服务)
支竹羊肉煲
背着踏着荆棘
活雷锋
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读起来特别富有诗的韵味美。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课间的适时出现,“泥泞的小路”“蒙蒙的细雨”等画面的出现,为孩子的理解和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基础上又采用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孩子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孩子们在读中有所感触,有所感想。但也存在不足:在教材上我没有能够深度的把握,熟练驾驭.教材是一堂课知识与技能的着力点,只有将教材深入,准确、细致的把握才会使整个课堂师有所教,生有所学,在我的课堂上,我没有能够在教材有限的内容当中去挖掘更加丰富的知识,使得整个过程大而空,多而浮,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关键的,例如: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了朗读的妙之所在,但未能将这个妙升华,未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真正作用,那就是以读精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这市我首先要注意的,也是备课的关键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