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是()。
A.惩.罚(chěng)烦躁.(zào)
B.尴尬
..(gān g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揩.一把(kāi)
D.砌.缝(qì)舀.米(y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逶迤酗酒垂涎三尺
B.倾轧戏谑长嘘短叹
C.熨贴伛偻甘之如饴
D.肇事泥棹一望无垠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就环保问题缘木求鱼
....,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已经预示着此次研讨会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B.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大量房屋塌陷,解放军战士明火执仗
....,在深山老林里寻幸存者的下落。
C.日本侵略者的士气受到巨大重创,众多迹象集中显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师出无名
....,不得人心。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电子技术企业经过革新,产量和质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倍功半
....的效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红与黑》《变形记》《局外人》《深沉的河流》分别是的批判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B.对居民们的建议,老王主张再认真思考一下。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中西比较诗学属于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它着眼于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共同规律和独特特点。
5.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雨、羊、牛”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C.会意字  D.形声字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是()。
A.《春》--现代--朱自清
B.《山市》--明代--蒲松龄
C.《金花》--印度--泰戈尔
D.《天上的街市》--现代--郭沫若
7.语文课程是一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A.学习语言文字
B.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样的爱情C.学习语言表达
D.语文素养提升
8.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
A.促进学生学习
B.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C.改善课程设计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200
B.300
C.350
D.400
10.根据教学过程的阶段或评价的目的分类,下列不属于语文教学评价的一项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下列对课程目标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B.总目标为语文课程指明了培养方向,阶段目标则体现出具体性与实用性特点。
C.阶段目标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
D.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2~15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这首诗选自(),是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A.《乐府诗集》
B.《昭明文选》
C.《诗经》
D.《诗品》
13.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A.幸
B.歌
C.观
D.志
1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15.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二、文言文阅读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选自《童趣》)
1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唳:_________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壑:_________
17.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2分)
①项为之强强:_________
②方出神方:__________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
19.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2分)
纳粹主义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21题。
寂寞的稻草人
李汉荣
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稻草人。它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仿佛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却迟迟没有挥下去,那竹竿,就那样被费劲地举着,倾斜着悬在半空,没让过路的好心人看了都有点同情那一直举着而不能放下去的手臂,它太辛苦、太疲惫了。人这么一想,就为自己有线的手感到不好意思了。
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好看的手机壁纸男生用
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
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一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
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的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我们的父亲,他有着比稻草人还柔软、温和的心肠。
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氛围和意境。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草帽,让人感到一种辛苦和清贫;他们的坚持、忠厚和习以为常,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
又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忽然看见田地里同时出现几个真人和稻草人,都像是我的父亲。一个父亲正在坡地上弯着腰为豆子除草,那是真的父亲,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另外还有三个父亲,他们都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父亲的破旧衣服,一个站在稻田东边,一噶站在稻田中间,他们手里都举着竹竿做着赶鸟的动作。
我幼稚的心里,竟忽然涌起一种辛酸的感情。我寂寞的父亲,劳苦的父亲啊。恍惚间,我感觉满田野都是我的父亲,都是我劳苦的父亲,满田野都是我穿着破旧衣服的父亲。
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睛湿了。
我不忍心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即使化身为三,即使化身无数,难道都是这劳苦寂寞的样子吗?
我流着眼泪,走到三个稻草人——三个父亲面前,向他们一一鞠躬,并轻声问候:“辛苦了,爹爹。”
忘不了,田野里的稻草人,我们的父亲,我们辛劳的父亲,我们清贫的父亲,穿着一身旧衣服的父亲,戴着旧草帽的父亲,被寒风吹彻烈日暴晒的父亲,越走越远的、我们务农的父亲,我们忠厚的父亲。
每当看见头顶飞来飞去的鸟儿,我都忍不住想问它们一声,你们,还记得那些稻草人吗?还记得我们的父亲吗?那些手总是举着,却从来没向你们抛掷过厉害物件的、那些田野里站立着的父亲,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20.如果将这篇文章作为六年级的课文,请你按照“三个维度”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7分)
21.读完全文,有同学质疑,文章到底写的是稻草人,还是写父亲?经过课堂讨论后,教师做了总结。假如你是这位教师,请用简明的语言做总结陈述。(8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阅读《盘古开天辟地》教学片段实录,完成22-23题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理解“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紧抓盘古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培养想象力。
山东大煎饼
教学重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鳗鳞鱼教学难点:
感悟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的神奇、美妙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婚庆祝词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创设情境,细读品悟。
情景一:
师:跟老师走进这个神话,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进入了时空隧道,(音乐起)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答。
师:盘古开天地多神奇啊,看,课文第几段写盘古开天地的情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段。
师:你读的时候将“抡”字读得特别重,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这个字是非常关键的,是盘古开天地的动作。
师:你不仅朗读得好,还非常细心,善于思考。请大家出盘古开天地时的动作的句子。请大家齐读这一句。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把猛劈读得特别重,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盘古是一个巨人呀,他很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