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别称世界上最大的熊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
网络营销方式作者:***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2期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2 -0276-01
        《楚辞·渔父》非常的短小精悍,但是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屈原和渔父各有特,并且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耐人寻味。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及思想的比较,《楚辞·渔父》展示了两种不同追求的生活境界,两套立身处世的原则与方式,其对于后世文人都产生了影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山楂茶
        一、文中屈原形象
        屈原一出场的形象便显现出一种沧桑感,短短二十个字,既交待了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形态,又借此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给人沉郁之感。似乎江潭、泽畔的自然环境也被附着了凄凉之,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披头散发、枯瘦憔悴的人漫无目的地边走边唱,
儿童探险故事“行吟”的是内心的悲戚与痛楚,不知置身何处、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未来不想过去,未来看不见希望而过去只是无尽的伤悲,所以只能带着众多的不理解独步江畔。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竟只能是踽踽独行。他多么希望能够遇到一位懂他的知音,能够倾听他那矛盾痛苦的心声。
        但是,遇到的渔父却是完全和他立场相对的人,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支持。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便将自己与众人完全划分了界限,看似孤高自傲,却实为苦无知音的表现,这是一种自我的坚守,或许此时还对渔父抱有一丝希望,这个茫茫无际的江畔还能够遇上说话的人是一种缘分,可是对方却并非自己想要的倾诉对象,这样的心理落差表现在答话的语气上,一种决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皓皓之白”而不“蒙世俗之尘埃”。这里屈原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高潮,这是对渔父的立场的辩驳,也表达了对自己立场的坚定不移。“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用生命作为对自己理想维护的最后资本,他要捍卫自己的“清白”,并且义无反顾。他的不屈服不退让的高贵品质、崇高形象,“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党的什么是党的根本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