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
21.墨梅包装车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的气节和人品虚荣的反义词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花蕊(ruǐ)厌恶(wù)
诺如病毒潜伏期>瓶子的英文2、词:
卓而不: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
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
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王冕作诗的原因;
(2)王冕作诗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2.品诗:请学生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
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六、回顾反
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反思:
又教《墨梅》,发现诗中有不少地方和原来的不同了,如原来的“我家洗砚池边树”成了现在的“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改为了“个个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成了“流”,为此,语文老师们还议论纷纷,心想是否是编辑的疏忽所致。
且不说前两处的改动是由于今古的说法不同而已,而对于诗句中墨梅的清气“留”在天地间变更为“流”在
天地间颇有争议。后读了课本的主编张庆的解释才知道:这里的“流”可以理解为“流溢”,是指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在人间。
河伯的新娘在线观看这个备课时的争议让我想起了以前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争议——一位学生认为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而是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的梅花实物。他发表了自认为很充分的理由:从诗中所说“只留清气满乾坤”看出梅花把自己的清香留在了天地间。而且还说到了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洗砚池中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附近的人
墨痕”。虽然学生的看法并不是很科学,甚至有点可笑,但我并没有批评他,因为他的
确实已经在学习思考问题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学生能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引发深层次的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到问题的答案,这才
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