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山川之美
学科
语文
年级
课题
7《玩出了名堂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殷敏
1.会认7个生宇,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5.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韩国男设
1、朗读感悟法: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2、引发质疑、以疑导学法:在自主学习时,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通过指导朗读鼓励他们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进而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辩与探索。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从交流学生平时玩的游戏入手引出课题,并谈谈玩耍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交流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2、请一个小组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们在课文中出较简单问题的答案,讨论,交流。
三、带疑朗读,探究发现
1、用“因为……所以……”句型来回答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
2、默读第三自然段,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划出有关的语句。交流答案。
3、出这一段中的三个多音字,组词,做扩词练习题。
4、出这三段值得学习的词,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记一记。
5、请一组同学分句读第四自然段。其余学生划出列文虎克怎样发明了显微镜的语句。交流。
6、思考:列文虎克还玩出什么名堂?  交流。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关于微生物的知识。师播放微生物的图片。
出课文中描写微生物的句子,交流。
讨论交流“小人国”和“居民”分别是指什么?
讨论交流这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导朗读。
7、讨论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
四、课文延伸,拓展知识
屏风生脉胶囊1、交流中外历史中具备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最终也取得了大名堂的许多科学家。
2、交流“名堂”是什么意思。
五、写作指导
说一说,写一写你曾玩出过什么名堂?
1.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注意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可以学生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拜”的右边是四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有些字,可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写好,如“闲” 与“阅”,“腿” 与“随”
2.课文题目是《玩出了名堂》,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的体会,如能说出在玩中的发现更好。即从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课文篇幅不长,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理解中注意以下几处:
(1)课文开头带有议论彩,并且是课文的总括。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2)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五个自然段,段段写了“玩”,“名堂”在课文里的意思就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从三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3)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5.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6.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7.引导学生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了解微生物的一些常识。还可以交流一下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及从一些生活小事中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玩的游戏。
师:玩耍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板书:玩出了名堂)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教师相机板书
教师评价: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这些问题同学们能自己解答吗?
2、请一个小组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们在课文中出较简单问题的答案,讨论,交流。
三、带疑朗读,探究发现
1、师: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用因为……所以……”句型来回答。
生:因为他待着没事,所以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
2、师:那他是怎么玩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
学生默读课文,划相关语句。交流答案。
3、师:这一段有三个多音字,谁能出来?(看、待、薄)能分别组词吗?随即出示练习题:(扩词)
4、师:你们觉得这三段有哪几个词是值得学习的?
学生交流。
师:好,你们觉得这些词值得学习,那么就让我们把它们写一写、记一记。(拿出练习本抄写生词)
5、请一组同学分句读第四自然段。
师:他是怎样发明了显微镜的?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学生划语句交流。
师: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台显微镜,其中最为精致的一台能把物体放大300倍。借助他自己发明的显微镜,他还玩出什么名堂?
生:“发现了微生物。”
师:你对微生物有哪些了解?请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指名读一读资料袋里关于微生物的知识。师播放微生物的图片。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微生物的?请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师:这句话中的“小人国”和“居民”分别是指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这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重返20岁 电影
学生讨论,交流。
师:作者用了比喻,让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指导朗读,读出科学中的趣味。学生齐读,分组读。
6、师: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微观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才揭开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纱,对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补充列文虎克勤于研究的事例。
自主意识师生讨论总结:因为他在玩中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更为可贵的是能持之以恒。
四、课文延伸,拓展知识
1、师: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最终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有谁吗?
学生举例交流:爱迪生发明电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
2、师:现在你理解“名堂”是什么意思?
生:名堂是指成就。
五、写作指导
师:在科学上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些大名堂。你曾玩出过什么名堂?那你在玩中的收获与乐趣是什?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写?
师生讨论,总结:可以按课文写作的顺序来写。即:谁?玩什么?怎么玩?玩中有什么收获或发现?
板书设计
7 玩出了名堂
      谁?      玩什么?      怎么玩?          玩出什么名堂?
  列文虎克    镜片          放大镜    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观察、思考、动手、持之以恒
三级联创
课后反思
今天上《玩出了名堂》这节课感觉很顺畅。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只有老师吃透教材,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也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
这片课文自始至终贯穿一个“玩”字,讲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客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玩出了大名堂的故事。因而我从学生感兴趣的“玩”出发,让他们谈谈自己有趣的玩的故事,有的同学问到:踢起的毽子为什么能落下来,我给他们讲地心引力;不倒翁为什么永远都不倒,我们一起分析它的内部构造,学生听得很认真,讨论得很热烈。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也始终抓住一个“玩”字,通过读书让他们出怎样玩,做成了放大镜,“一边看守大门,一边磨起了镜片。”这可不就是玩吗?第二个问题:他又是怎样玩,发现了放大镜?学生出了这句话:“他突然想到:八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学生感受到了玩的乐趣,读得很形象,这也是“玩”,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学生也能出,他是怎样发现微生物的。总之,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一点点迸发,课堂参与程度之高也是少见的,平时课上沉默寡言的孩子,竟也能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让我惊喜的地方。
结束这堂课之前,我让同学们谈谈对于这个故事的启发,他们说,玩的时候也要注意发现,我顺水推舟,指出,列文虎客之所以玩出了大名堂,是因为他玩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进而,又询问学生,什么时候是不该玩的?他们回答,上课时不能玩,因为课上是学知识的,那时的玩是瞎玩;做作业时也是不能玩的,因为那样会分散注意力。至此,我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总结一下,这节课之所以还比较顺畅的原因:(1)教师把握住了文本的中心,一个“玩”字,理解全文,没有把课上散。(2)学生在充分的读之后再来学,理解起来较容易。(3)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主题,他们愿意参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改进:个别地方我的语言太罗嗦,比如导语,以后要注意简练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