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内容
2、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3、 运用表达技巧的术语分析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说明和分析
手机壁纸古风三、教学过程
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对古代诗词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也是考点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在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把握,在此,特专门作讲解。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白描、动静描写、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
(一)诗歌鉴赏系列之一——诗歌的修辞手法。
在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中,以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为主.
练习: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反问)
2、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借代)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
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拟人、想象)
4、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比喻)
走近高考
1、(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短裤的英语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染头发染什么颜好看(二)诗歌鉴赏系列之二——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方式
1、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的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的态度。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借景抒情——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3、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作者志向或感情,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彩。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用典抒情——借用历史上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讽刺时事。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的弊端。
纪律处分《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导常百姓家。
6、叙事抒情——寓情于事,或借助行动等细节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思》(张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练习: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抒胸臆)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绝句》(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析] (借物扦情)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生活不的感慨。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析] (叙事抒情)首两句叙写主人公追打黄莺.而后两句点明原因即诗歌的主旨,表现少妇不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对征战亲人的思念。
走近高考
1、(0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三)诗歌鉴赏系列之三-----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
1、想象和联想文员的基本电脑知识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
型。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和思维过程。
想象——从无到有;联想——由此及彼。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虚实结合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②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2)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3)虚实相生。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3、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例:《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白描的运用使诗歌在语言上具有平实质朴、清爽干净的特点,仿佛是从胸中自然流出,全无斧凿之痕,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
4、象征(也作托物言志)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于谦《石灰吟》干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6、动静描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声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静,相辅相成。
①动静结合
《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②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鸟宿池边树,憎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 (王维《鸟鸣涧》)
以上三例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7、烘托(也作衬托)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立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和事物。
①侧面烘托。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宋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
②以景衬情。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喜景衬哀情。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穹的近义词③动景静景互衬。(见动静描写中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8、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9、对比
对比也叫对照,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
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对比”,与“反衬”完全不同。“对比”是指两种地位相等的景物、环境,他们应当是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的。而“反衬”的双方则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五、课后练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