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事物、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植物,请看(出示夹竹桃),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竹桃)
龙潭沟风景区  2.没错,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夹”读第一声,为什么读第一声,你知道吗?让我们齐读。
  3.关于夹竹桃,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夹竹桃。
  看来,同学们对夹竹桃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夹竹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家季羡林先生对它却情有独钟,他
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十七课《夹竹桃》。
  自读课文
  要求: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学生自渎课文。
  检查自读效果
  出示生字后指读、齐读。
  玉簪花叶影参差荇藻榆叶梅花团锦簇奉陪微风乍起一嘟噜
山药炒多久能熟  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二、理清课文脉络
  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品词、品句、品读课文,感悟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它引起的有趣的幻想,感受作者对它的喜爱。
  2.感受季羡林散文质朴、典雅充满诗意的特点,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认识双重否定表示强调肯定。
  3.感受夹竹桃质朴、坚韧的品质,了解季羡林先生生平,感受其人如夹竹桃一样的品性。
花千骨剧照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词句,感悟夹竹桃的韧性以及由它产生的幻想。
  教学难点:感受散文质朴、典雅如诗般的韵味。
  2.感受夹竹桃与季羡林的坚韧、质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夹竹桃,知道(引读第一段)。
  那么是什么让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夹竹桃》。生读题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夹竹桃是怎样开放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二、品读感悟可贵韧性
  1.交流夹竹桃是怎样开放的呢?
  2.交流讨论: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又长出一嘟噜。
  交流:夹竹桃是怎样开放的?
  理解“悄悄地、一声不响”说说你的感受。
  指导读句子,点评:好一株谦逊的夹竹桃啊!他静静的、一点也不张扬。再读这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又……又……”朗读
  交流:夹竹桃一朵又一朵,一嘟噜又一嘟噜,是多么坚强!
  过渡:是呀,别的花开了一季便谢了,而夹竹桃却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簇花黄了,又开出一大片……
  这让我们能感受到夹竹桃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坚强不屈、永不言败。这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板书(韧性)
  指名读,点评:多么富有生命力的夹竹桃啊!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坚持不懈。
  夹竹桃默默无闻,却又坚持不懈地怒放。这是多么可贵的韧性啊。再齐读。
  过渡: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也能感受到夹竹桃那可贵的韧性呢?
  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1)指名读。请你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2)点红“春风、暴雨、清冷”这几个词,总结:是呀,夹竹桃面临多变的气候环境,但仍然坚持开花,这又能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的什么——顽强。指导读句子。
  (3)过渡:那么他在多变的气候环境中是怎样顽强地生长、开放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想象一下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4)还有哪个地方地方也能感受到他的韧性的呢?
  这句话中哪个词强调了这个夹竹桃天天迎风吐艳的?“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里有两个否定词,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他强调的是——(生答)
  (5)小结:是呀!气候在不断变化,但夹竹桃始终如一地开放,天天迎风吐艳。是那么顽强,这就是他那可贵的韧性!再读句子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你从哪里也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圈出“春天、秋天”两个词,(花期长,花开三季)
  句中有两个“一直”,让人感受到夹竹桃的坚持不懈。
  双重否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说说吗?用双重否定更强调了夹竹桃的什么?(坚持不懈)
  (6)指导朗读:夹竹桃不管季节怎样更替,他还是坚持迎风怒放,这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呀!
  难怪作者在文中赞美道:这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
是句——反问句
  你能换个说法吗,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是呀,作者用反问句来再次强调的什么?夹竹桃的韧性
  指导读句子。
  院子里的那些花是指哪些花呢?这些花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了介绍,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介绍了哪些花?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起来欣赏这些花,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
  看课件:
  春天——花——(小院里)花团锦簇
  夏天——花——(小院里)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秋天——花——(玉簪花带了凄清的寒意,菊花在风中怒放。)
  除了美以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花开一季花期短
  (7)作者为什么要花上一大段文字来描写其他14种花呢?
  (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夹竹桃的花期长,他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开放。)
  (8)看课件对比读
  这样的对比,更衬托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强,精神的可贵。
  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读反问句。
  三、感悟幻想的奇妙
  夹竹桃的韧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呢。月光下的夹竹桃让作者产生了许多幻想。板书(产生幻想)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想月光下的夹竹桃让作者产生了哪些幻想?“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
  请三个同学配乐读,其他同学闭眼听。说说哪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指名读)
  (2)那么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这么丰富的幻想呢?
  叶影参差——参差是什么意思?表明叶子有长有短,距离墙又有近有远,所以投影才错落有致,并不整齐划一。
  花影迷离:迷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花影。说明花影怎么样?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是呀,月光下的花、叶投影到墙上,模模糊糊引发了作者的许多幻想。
  还有什么原因?香气浓———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浓浓烈烈袭)
  指导读句子
  月光下,花香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让作者陶醉其中产生了许多幻想,如果是你,你会产生怎样的幻想?
  出示句子练写:月光下,花香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幻想它是。四、感受文如其人
  1.看板书总结:夹竹桃具有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因此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样的夹竹桃。板书:爱
  齐读最后一段。
  2.同学们,为什么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
  如果你了解了季先生两段辛酸的人生经历,或许你的想法会有所改变。(出示课件)
  3.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文章还只是在写夹竹桃吗?(是在写如这夹竹桃一样的坚韧,一样的默默无闻,一样的令人敬重的季羡林先生。)板书:季羡林他真是一株不屈不挠的夹竹桃
  4.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散文《夹竹桃》,我们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也欣赏了由夹竹桃引起的幻想,并且认识了具有夹竹桃品性的作者,一位仁者、智者
、长者—季羡林。最后老师建议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样你对他的了解会更深入。
  板书:
  韧性
  19、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
  季羡林爱上了夹竹桃
  引起幻想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品悟文章的语言美;
  2.练习背诵课文四、五两小节。
  3.适当进行课外拓展。
  教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题、读题。
  二、复习引领
纸上谈兵的反义词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教者相机板书)
  (在实际教学时,这一环节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说。)
  三、品读课文
  1.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或几小节。(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活动。)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进行评价。
  (虽然这里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一大重点。就是让孩子们反复地读,反复地说,比较、品味,该如何读好。有意思的是有两个小男子汉就第五小节“月光下的夹竹桃”如何朗读较上了劲儿。一个是饱含深情的,甚至有激qing四溢的味道;另一个则语调沉婉,徐徐道来。互相之间还各不相让,阐述理由,都觉得自己的朗读好。其他孩子也纷纷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从两方面归结:一是了解到季先生是个极朴厚,有深情之人,沉郁温婉更适合他;二是月溶溶之际,也应读舒缓些。
  3.自己轻声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是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不动笔墨不读书”。此外,在交流时还是充分地让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
染发剂排行榜
  4.过渡:季羡林先生不愧是一位大家,文章语言典雅清丽,用字、用词非常考究,我在读他的文章时,常常领悟到诗词的意境。一些典故季先生信手拈来,又用得自然而然,不露痕迹。
  5.与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小黑板出示句子。)
  (1)“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2)“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李清照《摊破浣溪纱》[说的是桂花香])
  (3)“在深秋的清冷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或曰《相见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4)“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陆游《村居书喜》)
  (5)“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
  (“荇藻漪漪随浪涌,蒹葭缈缈逐烟飘。”——时来敏《西刹秋涛》)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6)“微风乍起,叶影吹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在读《夹竹桃》时,看到文中一些语句,自己脑中就自然而然地冒出那些诗句。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来对课文进行一下拓展,二来就是想用些诗词熏熏孩子们。
  6.再读课文,背诵四、五两小节。
  (1)说说我们可以如何来背诵?
  (2)交流记忆的方法。
  (3)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来背诵。
  孩子们说出了不少的记忆方法,分层背、抓关键词背、边想象画面边背,还有一个孩子就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就是一句一句背的。众皆大笑,我也笑了。只是告诉他不能单纯的死记硬背,讲究一定的方法会事半功倍。
  四、课文质疑
  1.对于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大家讨论。
  2.我设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前面写道‘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院子里的花应有尽有’,后面却又说‘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怎么隔了墙又在大门内呢?”趁机引出欣赏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原文。
  施红英:
  课前修改:
  领略夹竹桃的韧性。
  1.“韧性”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这样的(出示)“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看了“韧性”的解释后,你联想到了哪些相关联的词语?那么,夹竹桃的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2.这在课文的第三、四小节,请大家看看思考题,出示:
  (1)课文第3自然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2)精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的?划一划品一品!
  (可以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上一些思考,一些体会,在书本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①第3小节写了一年三季其它花儿的五彩缤纷,对比映衬,突显夹竹桃的韧性。
  ②品读第4小节:
  预设一: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开出、又长出”来谈。体会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不扬、花开连绵,从不间断的特点。
  预设二:抓住“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关键词句,体会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4.反复感受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①是呀,满园春花浪漫时,夹竹桃在百花丛中笑,这份淡定从容、俏不争春就是——(生读韧性可贵);
  ②在盛夏的暴雨里,它们顽强地承受着暴风雨的洗礼,这份百折不挠就是——(生读韧性可贵)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夹竹桃却用它的缕缕幽香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谢幕的花儿。这份默默坚守、持之以恒就是——(生读韧性可贵)
  5.读到这儿,我们发现此时的夹竹桃不仅仅是一种花了,它使我们想到了本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上一节课我们就已经知道季先生在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93岁的高龄还坚持笔耕不辍。
  6.想起他,再看看他笔下的夹竹桃,让我们再来读读此段,相信你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2006感动中国季羡林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梨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