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健康向上审美观的作文素材
美育,顾名思义就是审美教育。我们知道,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地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美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美育工作开展却时常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审美的对立面是审丑。最近一段时间,窃格瓦拉、“迷人的郭老师”、劳动公园魔乱舞这一批新生代“大神”,可以说把“审丑”这条路 “发扬光大”到了极致,一再地突破各种底线,不雷死人决不罢休。审丑的泛滥,是否和美育的缺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呢?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学会对“审丑”现象的泛滥进行批判。
五险一金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3.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
4.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木心
5.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6.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王国维
刘大铭7.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吴冠中
8.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罗丹
1.“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致力于传播诗词之美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的颁奖词。
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与诗歌结缘。那时的她也许还不知道,古典诗词将会是她一生耕耘的沃野。
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传播诗词之美,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
告诉他们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叶嘉莹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
走进春天
她曾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想必,这也是“美”的意义所在吧。
2.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在翻译中实现对“美”的执著追求
在老一辈翻译家里,许渊冲先生始终是一个异类。对翻译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对美学观点寸土必争的执拗,让他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饱受争议。
许渊冲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独创的“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坚持翻译出来的作品在情境与韵味上尽显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感。在直译与意译之间,他坚持选择后者。诺基亚6270
比如,在《包法利夫人》的译本中,许渊冲不止一次改掉福楼拜的比喻,用自己的二次创作取而代之;更著名的例子来自《红与黑》,全书最后一句的“Elle mourut”,在法语中明白无误地表示“她死了”,许的版本将其译为“魂归离恨天”。不少人批评他的版本违背了作者
屏幕时间
原意,可许渊冲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译者应该发挥母语优势,战胜作者原文的观点。他还将自己的翻译称为“不忠实的美人”,为了追求美的至高信念,可以部分舍弃求真,把意境与韵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3.李泽厚:带给那个时代“美”的启蒙
李泽厚是何许人也?相信不少年轻人只在高中阅读文本中听过他的名字,但对于步入中年的一代人来说,其青春记忆里,有两个人是不能缺席的:一人是金庸,另一个则是李泽厚。
上个世纪80年代,受惠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远见和勇毅,也受益于中国的“原力觉醒”。中国从冰封多年的精神冻土中苏醒,改革与开放、解冻与松土,需要思想的启蒙和思维的解封。每个人的内心,好比有一把锈蚀的锁等待开启。
那时候,李泽厚《美的历程》问世给人们带来的惊艳之感,绝不止于视觉意义上的浅表性冲击,而是触发灵魂深处革命的美学闪电:在中华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美的智慧和创造!处在美学蒙昧中的人们,一经李泽厚的美学理论点化,顿有复明之感。李泽厚给了我们一双美的眼睛,我们用来发现世界和历史中的美。写景作文指导
三、美育主题语段,小窗倾情奉献!
1.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