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2、把握全文的思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体会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学习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流利朗读课文,查资料理解作者及本文创作背景,理清文章脉络。第二、三课时主要任务: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借助文言词典和书下注解疏通文意。
第四课时主要任务:探究课文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深刻体会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学法指导】:
怀孕叶酸
1、先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熟课文,再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粗知文句大意;
2、在熟知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组内讨论质疑、解疑并背诵课文。【别忘了组内研究讨论啊!三人行必有我师】
3、组内探究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汉堡包用英语怎么说4、再读课文,小组根据目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道的思想。及文章的写法。
5、熟练的背诵课文,组内自测。
★自主预习
●文学常识
1、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整理后归纳在预习笔记本上。
面相大全【提示:不但要掌握作者的生平资料,还要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本文写作背景。】l 字词积累
2、朗读文章,出文中的生字词,标记出来,并整理在预习笔记本上。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是:
悲:
喜:
(2)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3)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4)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请从文中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自主疏通文意,把疑难标记出来,小组内交流讨论。
★组内讨论研究:
例如: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课堂自测:
(一)、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泸州旅游景点大全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章的第一段表达了滕子京在贬谪(逆境)中的政绩,赞扬政绩的句子是:小学英语句型
2、交待了作记的缘由,作记的直接原因是:
3、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4、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5、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7、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8、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9、文中总写了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其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最能显示岳阳楼雄伟气势的两个词是:、
10、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1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1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和“”。
三、根据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3、文章的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四、中考链接(读最后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比照。(2分)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度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理解。(3分)
★课外拓展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以下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②辄以水沃面音:义:
③食不给音: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在文中的准确意思是:
3.假如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能够证明一个什么观点?
4.本文记叙的中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