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对中秋文化的重大贡献
天语小黄蜂e619摘要:苏轼作为一代大文豪,其写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包含着丰富的赏月、思乡、团圆等文化内容。苏轼为中秋节的形成以及中秋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苏轼;中秋;文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创作于苏轼知密州时期,是熙宁九年(1076)中秋他在超然台上饮酒望月时即兴而作。这首词脍炙人口,是咏月怀人的佳作,它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此词仍然被认为是中秋词里的佳作。得益于这首词的广泛传唱,它对之前中秋的习俗用诗词的形式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后世中秋节传统的赏月、团圆与思乡等文化内涵的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中秋节的发展和定型
致青春电影结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
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取得了正式名称,并且受到官方与民间的重视,成为一个重大的有影响力的节日。八月十五的夜晚,华灯初上,城里的人们,沐浴焚香,换上正式的服装,祭祀月亮,许愿祈福。聘请
通过以上可知,中秋节在宋朝正式形成并且发扬光大,受到官府与民间的双重重视,从而形成了正式的节日。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中秋文化的重大贡献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对中秋节的最后定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中秋文化的重大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赏月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一个从祭祀到拜月再到赏月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在民间已相当普遍。王孙公子,富家巨室,无不登高楼,临轩赏月;抑或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享佳节。 这篇《水调歌头》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上阙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人面对中秋明月,情感复杂微妙。世人赏月,大多赞叹月亮皎洁、圆满、明亮,大词人赏月,则产生出如此的千古佳作。
(二)中秋节团圆思乡的传统习俗
中国长期的农业经济,人们逐渐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而中秋的明月又正好契合了人们向往团圆的心理,更易让身在他乡的游子生发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情感。月亮也是古人
常用的一个意象,考察这个意象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思念家乡、亲人就占了主要地位。当这种文化符号定型之后,思乡怀人就成了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佳选择。
这首《水调歌头》下阙主要是怀人,也即小序中所说的“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月圆人离,是人间憾事,诗人便追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故意责问明月,更反衬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更体现苏轼对胞弟的深情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上面的人与月的对立一下子到了人与月的相通相融,既表达了诗人的达观,又哲理意味十足。“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则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出对兄弟的祝福。
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节日;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人们付与中秋“团圆”的符号,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对家庭与人伦关系和谐的追求,中秋节这种文化符号对于我们中国人的亲情、家庭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与促进作用。
三、词中蕴含着睿智的理性思考背影图片女伤感
做风筝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除了它所涵盖的明显的中秋文化,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一种潜在的中秋文化,那就是通过月亮对宇宙、对时空、对自然进而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月亮是人类生命难以企及的自然之物。面对这种永恒,诗人发出了对生命的疑问。开头一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中的问月包含了个体生命希望追求永恒的迷茫。二问“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充满诗意,对“天上宫阙”有着伟大的想象。苏轼想象月宫中是“琼楼玉宇”,美不胜收,言语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羡慕和向往之情。正是由于对永恒生命的向往,所以他才写出了“我欲乘风归去”这样的句子。对于这种愿望,苏轼的态度还是很客观和理性的,这就是苏轼的作品所特有的魅力。尽管内心有一个“归去”的愿望,但他害怕“琼楼玉宇”的“寒”,或者说是“孤独”,所以他宁愿选择在人间“起舞弄清影”。这是他的理性让他无论何时都冷静地选择更爱这个人间。
爱情的定义苏轼的人生总是在消极和积极之间徘徊,而《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则成为他消极思想与积极思想之间的调和者。《水调歌头》中的愁绪是肯定存在的,但他留恋人间,渴望无限生命,有着欣赏明月的闲情雅致,这样他对仕途失意就释然了,所以他才会“起舞弄清影”,享受人间的闲适安稳。
苏轼想念弟弟,在月圆之夜未能团圆,但他把人的悲欢离合看成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平凡,既然人生的遗憾不能改变,那么就选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也是对人生不如意之事的释然,此处的明月就成为苏轼与人生和解的见证。乐观豁达的苏轼在词中处处表现着他的种种理性思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有对传统中秋习俗的承继与总结,又对后世的中秋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诗词方式的固定,以它广泛传唱易于流传的形式为中国中秋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