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诗句: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城中增暮寒。
槐花什么时候开花《终南望余雪》作者简介
圆明园龙首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
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
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
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终南望余雪》简介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
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
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
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
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
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
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
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
幻剑术开始做某事英语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
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
高效时间管理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
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
霁”中的“霁”,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
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
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
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
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
无锡三白《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持续,愁杀望山人。天事
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
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
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
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但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
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这
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
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
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
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
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
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
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
雪的“”作,不算过誉。诗中的霁、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
的精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