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苏轼的诗句哪些是最出名呢?以下是整理的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1.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东风袅袅泛崇光,⾹雾空蒙⽉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烛照红妆。
  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亮,⽉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融在朦胧的雾⾥,⽽⽉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就会睡去,因此燃着⾼⾼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描写。⾸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了《楚辞·九歌·湘夫⼈》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
⾹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在氤氲的雾⽓中弥漫开来,沁⼈⼼脾。“⽉转廊”,⽉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夜已深,⼈⽆寐,从中还可读出⼀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分艳丽,然⽽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笔,写赏花者的⼼态。当⽉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满⼼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让她独⾃栖⾝于昏昧幽暗之中。⼀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个“只”字极化了爱花⼈的痴情,此刻他满⼼⾥只有这花⼉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笔勾销了:这是⼀种“忘我”、“⽆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个极点。“故”照应上⽂的“只恐”⼆字,含有特意⽽为的意思,表现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使待⼉扶掖⽽⾄。妃⼦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岂妃⼦醉,直海棠睡未⾜⽿!”此句运⽤唐⽞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的典故,转⽽以花喻⼈,点化⼊咏,浑然⽆迹。
  “烧⾼烛”遥承上⽂的“⽉转廊”,这是⼀处精彩的对⽐,⽉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
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展现姿⾊的舞台。于是苏轼⽤⾼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步,尽管⾼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壤,但他想过这种我⾏我素、⾃得其乐的⽣活的积极⼼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浅近⽽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以颓唐、萎靡之⽓,从“东风”“崇光”“⾹雾”“⾼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2.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洞仙歌·冰肌⽟⾻
  冰肌⽟⾻,⾃清凉⽆汗。
  ⽔殿风来暗⾹满。
正好英文  绣帘开,⼀点明⽉窥⼈,⼈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庭户⽆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波淡,⽟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时来?
  ⼜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赏析
  余七岁时见眉⼭⽼尼,姓朱,忘其名,年九⼗余,⾃⾔尝随其师⼊蜀主孟昶宫中。⼀⽇,⼤热,蜀主与花蕊夫⼈夜纳凉摩诃池上,作⼀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年,朱已死久矣,⼈⽆知此词者,但记其⾸两句。暇⽇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之云。这⾸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姿质与⼼灵的美好、⾼洁,表达了词⼈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上⽚写花蕊夫⼈帘内欹枕。⾸⼆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有冰之肌、⽟之⾻,本⾃清凉⽆汗。接下来,词⼈⽤⽔、风、⾹、⽉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主⼈公的冰清⽟润,创造出境佳⼈美、⼈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借⽉之眼以窥美⼈欹枕的情景,以美⼈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 ”,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所写,是从旁观者⾓度对⼥主⼈公所作出的`观察。下⽚
直接描写⼈物⾃⾝,通过⼥主⼈公与爱侣夏夜偕⾏的活动,展⽰她美好、⾼洁的内⼼世界。“起来携素⼿,”写⼥主⼈公已由室内独⾃倚枕,起⽽与爱侣户外携⼿纳凉闲⾏。“庭户⽆声”,制造出⼀个夜深⼈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 ”,写⼆⼈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的细语温存进⾏⽓氛上的渲染。以上,苏轼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主⼈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主⼈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婉惜。这⾸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活,艳羡、赞美中附着苏轼⾃⾝深沉的⼈⽣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神往。
3.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琴诗
  若⾔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
  如果说琴声发⾃琴,那把它放进盒⼦⾥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为何你的⼿上听不到声⾳?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听嘉陵江⽔声寄深上⼈》:“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门店,独宿不安席。⽔性⾃云静,⽯中本⽆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切都是因缘和合⽽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风共成⾝。随彼因缘招异果,⼀在⼀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四⼤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段阐发:“譬如清⽔,清洁本然,即彼尘⼟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取彼⼟尘,投于净⽔,⼟失留碍,⽔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和清⽔发⽣了作⽤⽽形成的。另⼀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若⽆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从字⾯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是由⼿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乐,
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振动发出,⼈的⼿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乐。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发出不同的声⾳。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视⽣为灭,追求⽆声⽆形不⽣不减,⾳乐的真实即虚⽆,所以⾳乐⽆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声之乐,以⾃得为和”、“反闻闻⾃性,性成⽆上道”,通过内⼼的感受⽽⾃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经》“声⽆既⽆灭,声有亦⾮⽣,⽣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4.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洗⼉
  ⼈皆养⼦望聪明,我被聪明误⼀⽣。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惟愿孩⼉愚且鲁,⽆灾⽆难到公卿。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城花。
  烟⾬暗千家。
  寒⾷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房均在⾬影之中。
  寒⾷节过后,酒醒反⽽因思乡⽽叹息不已,只得⾃我安慰:不要在⽼朋友⾯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来烹煮⼀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东诸城)。次年⼋⽉,他命⼈修葺
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烟⾬,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景象和苏轼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豁达超脱的襟怀和“⽤之则⾏,舍之则藏”的⼈⽣态度。词的上⽚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意志的近义词
  ⾸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未⽼。“试上”⼆句,直说登临远眺,⽽“半壕春⽔⼀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暗千家”作结,居⾼临下,说烟⾬笼罩着千家
排比句子>楼梯装修图片
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苏轼写景,注意⾊彩上的强烈对⽐作⽤,把春⽇⾥不同时空的⾊彩变幻,⽤明暗相衬的⼿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写情,乃触景⽣情,与上⽚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后,酒醒却咨嗟”,进⼀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在清明前⼆⽇,相传为纪念介⼦推,从这⼀天起,禁⽕三天;寒⾷过后,重新点⽕,称为“新⽕”。此处点明“寒⾷后”,⼀是说,寒⾷过后,可以另起“新⽕”,⼆是说,寒⾷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苏轼对故国、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写苏轼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我排遣,既隐含着词⼈难以解脱的苦闷,⼜表达出词⼈解脱苦闷的⾃我⼼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切,⽽抓紧时机,借诗酒以⾃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字,⾄此,进⼊了“超然”的境界。这⼀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体的斜柳、楼台、春⽔、城花、烟⾬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试新茶的细节,细腻、⽣动的表现了苏轼细微⽽复杂的内⼼活动,表达了游⼦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缝,⾜见苏轼艺术功⼒之深。
  这⾸词上⽚写景,下⽚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苏轼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词表达思乡的感情,苏轼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5.关于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题⾦⼭画像
  ⼼似已灰之⽊,⾝如不系之⾈。
  问汝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
  ⼼灵已然寂静⽆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漂泊不定,好似⽆法拴系的⼩船。
  有⼈问我平⽣的功业在何⽅,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独具⼀格。本诗更是出语惊⼈,开端便说⾃⼰⼼如死灰,乍看似与苏轼⼀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苏轼的经历、⼼情后,就不能不对苏轼这种⼼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才⽓,真⼒量,所以沾濡涵泳,⽆昕往⽽不可,⽆所往⽽不能”(庄尉⼼《宋诗研究》)。
门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