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
1.借助诵读,感受两篇短文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4.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1课时 《答谢中书书
一、新课导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许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南朝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文——答谢中书
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
1.美文诵读
(1)自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听范读
2.疏通文意
长虹液晶电视质量如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明确:山川景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明确: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交辉。
明确: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明确: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明确: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明确: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明确: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了。
3.字词小结
古今异义
          古义:季节
俱备
今义:时间
          古义:消散 
晓雾将
今义:休息
          古义:坠落 
夕日欲
今义:颓废
目标导学理清课文结构
明确:课文结构是总——分——总 
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
分写:具体描绘了秀丽的山川景。
总写: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以感慨收束。
目标导学我们的十八岁:探究文本,体悟情感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汇总“美”和“共谈”的 理解。
明确:(1)“美”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
(2)“共谈”者是有高雅情趣的人。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2.中间部分作者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请仔细阅读,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明确:
3.结尾“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是对山川的赞美。“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心得体会既有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又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作者却能够继康乐之后,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自许之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板书设计
      总领全文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答                山高水净
谢    描绘景    石绚林青              沉醉山水
中                猿鸣鳞竞            归隐林泉
书    感慨、议论,总括全文
第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新课导入
让你印象深刻的苏轼的诗词句子有哪些?背诵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从这句诗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有点“闲”的苏轼。
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疏通文
1.自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听范读
3.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句父爱如山:
明确:
遂至承天寺 (遂,于是)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逆向思维法
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
4.译文: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
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明确: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明确: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明确: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
子吧。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明确: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品析语言
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明确:1.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很美。
明确:2.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写出了庭院中月光的空灵清澈,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写出了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明确:例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目标导学重点解读,分析感情
1.感受“闲”之意,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苏轼之“闲”?
明确:从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可见作者的“闲”。
2.领悟“闲”之情
背景资料: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罗织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
二年级数学课本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3.作者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理解作者的“闲”?
明确:作者的“闲”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夜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4. 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
明确:苏轼虽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的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
目标导学:拓展延伸
(内容见文件夹)
三、板书设计          
赏月缘由 叙述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中月 描写   悲凉感慨
              月下感慨 议论   豁达乐观
可取之处
“读”是贯穿课堂的主线,在读中寻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
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文章内容,才能深入理解作者那复杂微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