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品的内容和论证方法
二、了解王力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鲁迅杂文对他的影响
三、学习杂文因小及大、见微知著的写法
四、学习本文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一、了解王力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鲁迅杂文对他的影响
二、学习杂文因小及大、见微知著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学生中很普遍的请客说起,引导学生谈谈对请客的认识,进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述“请客”这个我们生活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问题的。
(1)提出“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这一中心话题。(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得出的,体现了他贯通中西方文化之后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对比论证)
(2)深入分析“请客”的实质及危害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学习第二部分,了解王了一杂文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1、说理形象生动
杂文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评人议事往往形象、生动。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比如《一个鸡蛋的家当》里的可笑、荒谬的世人。那么本文又是怎样将理寓于形象之中的呢?
学生朗读二三四三段,讨论这三段中作者塑造了哪些艺术形象?
——“我”这样的一般请客者
元旦节日记——“悭吝的”请客者
——背后骂人的被请者
杂文中的这些艺术形象和小说中的艺术形象相比,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作者只是通过三言两语的描绘就生动的描摹出请客者于悲情这的众生相,对中国人请客心理分析得入木三分.揭示出国人畸形的心态和阴暗的心理。又见出作者对人心的深刻把握完成了作者对国民性缺点的有力批判。所以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小说、戏剧的形象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 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 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
特点同鲁迅杂文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 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在《二丑艺术》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而独特的“二丑”形象。
2、引经据典,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
文章只有寥寥数千字,可是引经据典的地方却很多,一,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受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一民间俗语揭示了请客的危害,生动的刻画出请客者的目的。
——“小往大来”出处在《易泰》一书,本指认识的消长,这里却用来讽刺请客的人以请客来谋一己私利的阴暗心理。
黄梨汁——“对泣牛衣”出处《汉书·王章传》
比喻读书人困苦凄凉的遭遇,或夫妻共度穷困。
故事: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 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
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有一次,他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蓑衣一 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 牛衣里,冷得浑身发抖。 王章以为自己快死了,哭泣着悲戚地对妻子说:“我的病很重, 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死去,我们就此诀别吧!" 妻子听了,怒气冲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 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 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当 了官。他当官后,直言敢谏有一次,他准备上书指斥大将军工凤专 权。他的妻子怕他丢了官,劝阻说:“一个人要知足,难道你忘记当年 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吗?"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说法,对她道:“这不是你们妇所能懂得的事” 他坚持控告王凤,结果反被王凤陷害,获罪下狱死去。
故事用在这里讽刺了那些生活贫困,却为了某一私利不惜花钱请客之徒。
——“求仁得仁”出处在《论语》本意说理想和愿望得到实现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讽刺了一些不愿花钱请客却为了某一目的不得不花钱的小气鬼。
三调芭蕉扇
——“郇厨既扰”出自唐代 这里讽刺了那些请了客,花了钱却又不讨好的人。
本来是一个小小的请客,通过王力先生的妙笔,谈出了水平,谈出了文化味道。使文章从满了浓郁的书卷气,反映出王了一先生渊博的文化修养。
3、语言幽默讽刺,犀利深刻
或用夸张,给请客者和被请客者画像,寥寥几笔却妙笔生花,极具讽刺。最妙的就是那悭吝者,不仅让人捧腹大笑,又发人深省。
或用反语,将讽刺藏于典故中
或用对比,美丑善恶,鲜明生动
或用排比,浩浩荡荡,气势汹汹
这些幽默生动的语言不仅使这篇杂文妙趣横生,而且讽刺的犀利,讽刺的深刻,可谓字字藏针。
                          第二课时
四、比较《一个鸡蛋的家当》和《请客》两片不同风格的杂文,加强学生对杂文的影响,掌握杂文写作的基本特点。
相同点:1、因小及大,见微知著
项羽失败的原因        2、观点鲜明,一针见血
        3、寓理于形象之中
不同点:
1、邓拓是一个历史学家,因此他的杂文往往喜欢将道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
王力则继承了鲁迅的遗风,用形象往往舍弃个性化的具体形象,只重在对其基本特征的概括,往往三言两语傅雷家书精彩片段
2、从用幽默来说,邓拓的杂文即使讽刺也是一种理性的冷峻,(和他的特殊身份有关)而王力先生的讽刺更犀利,更有火药味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3、邓拓的杂文现实性很强,往往是针对当时正在发生的某件事有感而发,王力的杂文则深入到民族性的某些缺陷,颇有鲁迅当年改造国民性的意味。
五、简要概括杂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它笔墨不多,言简意赅。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作者评人、议事、说理 、录言、记闻均可。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 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 下而上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和公众思想而写作的杂文,更使杂文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体。
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影射、讽喻、双关、夸张、 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应注意的是:一,以歌颂为主的正面说理的杂文,不一定要用讽刺。二,不能滥用讽刺,也 不能不看对象乱用讽刺。
4、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杂文评人议事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 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六、补充作者的知识
语言学家、翻译家的王力先生或许当初未曾估计到,在其一生中所著的几可等身的学术专著之外,他于1942—1946年间偶尔涉足文坛,以王了一为笔名写下的一本仅12余万言的散文小品集《龙虫并雕斋琐语》,将使他作为文学家在更为广泛的层次上赢得读者。当年其作品在昆明《生活导报》等报刊一经刊出,顿使该报刊销路激增。近年来,海外有论者把《琐语》
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钱钟书的《写在人生的边上》并推为“学者散文”的典范之作。柯灵先生也将梁、王两家作品“相提并论”,认为“这两家都是学者兼翻译家,所作小品,冶散文杂文于一炉,风貌颇多近似,有的连内容题目也几乎雷同,但剪裁意蕴,各有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