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习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
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
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
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
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
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
掺杂其中。
望中“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
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
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费德勒模型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
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
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
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
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
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
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
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现代主义
文学思潮开始萌生。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是20年代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迥异的一个诗人体。穆木天、
王独清在关于新诗的通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纯诗”观念。
1923年~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等倡导革命文学。“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开始与革命文学靠拢。
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1919年到1922年,“整理国故”
之争;1924年,《语丝》与《现代评论》之争。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鸳蝴派小说的主流
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等,主要刊物《礼拜六》。受到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
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吴宓、梅光迪、胡先骕为其主将,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
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章士钊,提倡复古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将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阳翰笙等。太阳社
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主要错误:对中国社会
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
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
1930年左联成立于上海,这是左翼文学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
左联主要贡献:①组织各种团体,推动左翼文学发展;②同国民党文化“围剿”展开斗争;③重视理论批评,研究
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④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⑤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③重视培养文学青年。主要错误:①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②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
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
两个口号的论争。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1936年《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
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文艺界达到广泛团结。
第四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
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得与失: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其中掺杂了“左”的
机械论的错误,这集中表现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和文学与众的关系上。
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面。
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或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3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
“京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要求艺术和政治保持距
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以“乡村中国”为其主要创作内容。
“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杂志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
后期新月派也提出了超脱的文艺观,崇奉“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以“人性论”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学,
遭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评。
“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他们极力反对文艺的阶级性而誓死捍卫文艺的自由。左翼作家对其进
行批判。1932年张闻天发表文章,既批评了“留声机”论也批评了非政治主义的观念。
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意识,遭到鲁迅、瞿秋
白等人的批判。
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更加壮大,浪漫主义思潮大为减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
现代诗派是30年代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主要运用象征主义
手法来进行诗歌创作。
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
纳米晶体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彩和快速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
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
第五节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
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
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
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
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
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
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
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
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
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
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
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
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
第六节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
高等问题,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
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
作用。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②从文学大众化思
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
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
批评。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
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
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生命底文学》和通信集《三叶集》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被称为“新月诗派”。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l924,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年。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向培良、高长虹等,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沉钟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浅草社。
28.湖畔诗社成立于1922年,其成员主要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
。
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成立于1907年。
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黑奴吁天录》。
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
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爱美剧。
33.田汉1923年成立了南国社,创办了半月刊《南国》。
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
学社团还有浅草杜、沉钟社、新月社等。
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新感觉
派等。
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39.蒋光慈、沈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春雷社,鼓吹革命文学。
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
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又被称为“礼拜六派”。
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周瘦鹃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等,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
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其作者分别为徐枕亚、李涵秋。
46.学衡派1922年成立于南京,其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
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章士钊,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为你写首歌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太阳社。
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由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三部分人组成。
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众性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等,出版会刊《新诗歌》。51.左联时期曾进行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
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
大众文学”之争。
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55.京派成员主要有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等,主要刊物有《骆驼草》和《大公报?文艺》副刊,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
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林语堂陶亢德,倡导幽默、闲适、性灵文学。
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
系问题。
58.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
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
60.东北作家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白朗。
61.现代诗派成员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创作风格以象征主义为主。
fnc突击步
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代表作品有《梅雨之夕》《春阳》。
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其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64.曹禺的《原野》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彩的剧作。
65.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66.《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
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众的关系,
起到积极作用。
68.《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
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文和戏剧(话剧)上。
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艾青田间鲁藜等。
70.“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
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徐讦无名氏。
73.九叶诗派诗人有穆旦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笛杜运燮杭约赫唐祈唐湜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诗创造》
圆公式和《中国新诗》。
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半月刊,被称为战国策派。其代表作是《野玫瑰》。
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新秧歌运。
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文艺暴露黑暗而受到批评。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梁启超
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陈独秀
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现实主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