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精选]
第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精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它学科,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教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角扮演法
1.什么是角扮演法
角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的观点,通过两种角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扮演法的原则
学生默哀图片由于角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2)鼓励学生把角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qq安全中心网页(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孙悟空的品质3.常用角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3)角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分别体验不同角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
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景深预览(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七夕快乐英文(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好累好累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
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
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