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德、鹊、蝉、稻”这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2.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白发苍苍的近义词
【教学课时】2课时
唐李白的诗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宿建德江》。
2.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主要内容。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天津蓟县独乐寺 内 容 | 荣德基课件页码 |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作者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介绍作者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三、初读感知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 3.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读) 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 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 四、明诗意,悟诗情: 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 3.反馈: 第一句: (1)生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移舟:移动的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日幕:黄昏时分 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人淡淡的哀愁。) 第二句: (1) 生读句子,说诗意。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注意停顿) 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 五、总结学法。 1.总结学习方法:知作者──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2.用学过的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一)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二)初读感知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咖啡机原理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 3.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读) 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 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 (三)明诗意,悟诗情: 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 3.反馈: 第一句: (1)生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①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②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③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④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⑥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诗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第二句: (1) 生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①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②忽:突然。 ③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诗意: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指导朗读(指名读,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一些。) 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元宵为什么吃汤圆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 小学生反义词(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