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修炼真才实学,努力奋发。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美白小妙招2天见效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文中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韩愈的资料,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并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能自己疏通课文。
一、新课导入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很好。有很多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龙马精神、跃马扬鞭。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马的文章。
二、正课学习
(一)识其人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2.背景资料
《马说》大约写于韩愈步入仕途之前。韩愈于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因文章而名扬四方。他
奉经守儒,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为了积极出仕,他多次上书宰相,以及地方的封疆大吏,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希望当权者能理解自己、信任自己、重用自己。可惜,韩愈多次上书,当权者却未予理睬。此时,韩愈正值壮年,雄姿英发,空有满腹经纶而没有施展的机会,于是,感慨激烈之志、抑郁不平之气便沛然充盈于胸,愤然写下《马说》,以寓其志。
3.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二)读其文
1.正音。
衹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 才美不外见xiàn /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yé?
2.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听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结合注释,参考下面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意在意义的词,不译。
女人额头痣相图解大全2、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指马的千里之才被埋没了。
一食:吃一顿。食,吃。
食:同“饲”,喂养。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
法国队VS葡萄牙队等:等同,一样。
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临:到(它)跟前。
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3、疏通课文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
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原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活动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英文演讲稿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三不沾篮球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