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苏  省  职  业  学  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0—2011学年 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     文  化  课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    校 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
千柱屋
课题序号
4-03
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
授课时数
    精神科护理论文2
授课形式
讲练结合
灰雀ppt
授课章节
名    称
作文教学之改写扩写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改写知识
2、了解扩写知识
3、区别什么是改写和扩写,掌握其异同
4、通过例文具体感受改写与扩写的要求
5、扩写作文训练                                                                                                                                                                                                                                                                                                                                                                                                                                                                                                                                                                                                                                                             
教学重点
改写与扩写的异同与要求的掌握
教学难点
改写与扩写的异同与要求的掌握
竹子英语更新、补
充、删节
内    容
课外作业
根据要求扩写《鸿门宴》宴上部分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改写扩写
一、改写的要求
(1)内容的改写。
(2)结构的改变
(3)人称的改写
(4)文体的改变
(5)语言的改写
 二、扩写的要求
(1)要认真阅读理解原文
(2)要充分注意平时积累知识,
(3)扩写内容一定要扣紧主干句来展开。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改写指要
二、扩写指要
三、例文赏析
四、写作训练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也就是说,思想内容不做大的改动,而在表现形式上却有较大的变化。因为内容统一,对改写的要求统一,便于评判优劣,所以改写是考试作文常见的形式之一。
  改写的要求
  (1)内容的改写。即可以将写人改为写事,或者将写事改为写人。如由《木兰诗》局部改写的《木兰还乡》,就是把写事改为侧重写人,补充出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场面描写等细节,并用简洁的语言代用原诗的句子,凝炼而形象。
  (2)结构的改变。如将顺序改为倒叙、插叙,把倒叙改为顺叙,或者对材料予以重新组织等。这一要求相对简单些,一般不作为一次改写的全部要求,而是作为要求之一出现,同时还有改变人称等其他要求。如改写《驿路梨花》,要求把原文的倒叙结构改为顺序结构。
  (3)人称的改写。如把第一人称的作品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作品改为第一人称。以后者为最多。因为改为第一人称、写起来比较容易些。如改写《石壕吏》,要求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以“我”如何亲身经历的来写。改为第一人称,可以增加心理描写,也可以适当地直接抒情议论。
  (4)文体的改变。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或记叙文;把小说改成剧本;报告文学改成消息等。但在考试作文中,常见的是把诗歌改成散文或记叙文。这是因为诗歌文字少,命题不占太多篇幅。如把《卖炭翁》改写成记叙文;把现代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改成记叙文。把诗歌改成散文或记叙文,因为诗歌概括性强,跳跃性大,因此在改写时必须增添一些细节描写使之丰富起来,不必拘泥于原诗,应在原诗基础上加以想象,使之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此外,也有把小说改写成“课本剧”的,如《我的叔叔于勒》、《变龙》等篇。当然,这种文体的改变是比较复杂的。
  (5)语言的改写。常见的是把文言作品改用现代汉语来写。如把文言文《愚公移山》改写成现代文的记叙文。
  总之,不论哪种形式的改写,都不能离开原文提供的材料,因此,认真阅读理解题目给的原文是改写好的基础。一定要注意跳出原文形式上的框框,把原文的内容吃透,这样改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再一点必须强调的,不论任何形式的改写,都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当补充细节。过分拘泥于原材料,常常难以成文。
 
  扩写,就是用合理的想象对原文扩充,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的一种方式。扩写一般都是扩写记叙文,即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基本内容不变和体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细节、增加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有时也可以增添次要人物或补充辅助情节。扩写后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能感动人。考试扩写一般都规定字数,不得少于多少字。因为扩写往往要提供一篇或一段原文,评判作文时有一个共同基础,可以减少评分误差,所以扩写在各地中考作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何扩写
  (1)要认真阅读理解原文,在保持原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紧紧扣住原文中心去扩写。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情节,有目的有条件地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补充某些必要的细节描写。如对古代寓言《守株待兔》进行扩写。原文开头是“宋国有个农民,有一天,他在地里耕作”。我们可以增写这天的天气、景,可以想象这个农民干什么农活,以及他的辛苦。原文接着说:“看见一只兔子疾奔过去,正好碰上了地边的一棵大树,把颈子折断了,死在树下。那个农民就不费一分力,把兔子拾了回来”。在这里,既可增写兔子疾奔的状况,又可补充农民捡到死兔后的高兴和得意心情。但这种扩写,一定要注意增加渲染和补充情节决不能离开原意,不能“节外生枝”使原作变形。
  (2)要充分注意平时积累知识,掌握更多的材料。因为扩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一点上与想象作文相通。尤其是近年来对中学生强调了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些作文题规定的内容可能是还没有发生的,或者考生不可能见过的、经历过的。如《未来的日记》、《到太空去旅行》这类内容,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扩写起来就可能拔不开笔帽。因此,平素要不断扩大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
  (3)扩写内容一定要扣紧主干句来展开。扩写与缩写正好相反,它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如果说缩写是“剪除枝叶,保留主干”,那么扩写则是“根据主干,添枝加叶”。值得注意的是,扩写记叙文,要保留主干内容、框架,增加必要的细节,允许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渲染和修饰成分,包括补充一些情节和段落,对环境作必要描写。如把“他很高兴”扩写成:“他很高兴,就像七月酷暑吃了个甜蜜的大西瓜”;如把“一到野炊的河滩,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扩写成:“一到野炊的河滩,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的砌灶,有的支锅,有的拾柴,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份活儿,忙得有声有,十分热闹。”当然,要注意扩充的内容应详略得当,恰到好处,切忌臃肿或内容游离。
  [例文一]
  将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不能写成译文,不得少于600字,要有适当的扩充渲染,要表现出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专横的主题。
  卖炭翁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
  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嗥叫着,摇撼着终南山上的一座小茅屋,仿佛要把它吞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炭窑边烧炭。火光映亮了他的脸,古铜的脸,上面沾满了灰尘,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记载着生活的艰辛。他正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黑暗的夜空,心里不住地祷告:苍天啊,快下场雪吧,让我的炭卖个好价钱,换点粮食,买件棉衣,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等炭烧好以后,他从炭窑里扒出炭,装上牛车,用黑得像木炭一样的手抚摸着牛头,说:“老牛啊,这两天委屈你了。等天明,咱们赶集去,卖了炭也好好喂你一顿。”这时,老人那久已不见笑意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夜,深了;风,刮得更猛了;天,也更加阴暗了。
  不知什么时候,老人被冻醒了。他朝窗外一看,啊,真的下雪了!他连忙拂去身上盖的稻草,走到门外。雪足有一尺深。老人不顾冻得发抖的身子,竟仰天呼喊起来:“苍天有眼,再冷些吧!”……
  老人顶风冒雪,拖着疲惫的身子赶着牛车来到了集市的南门外。只见他满身的泥水,脸冻得紫红,眉须结着冰碴。他蹲在雪地上,闭着眼,想歇一歇。是啊,赶了几十里的山路,路又滑又陡,人够乏的,牛也累了。
  突然,叮当、叮当,传来马铃声。老人睁开了眼。猛然,他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睡意一下子全消失了,眼里充满了惊恐。啊,横行霸道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又来了。他连忙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已经来不及了,两匹高头大马拦住了他的去路。
  黄衣使者坐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命令说:“卖炭老头儿听着,皇宫需炭。来人,把炭车给我拉走。”一个公差饿虎般地扑上来,把炭车向北面的皇宫拉去。“啊,大人,大人,使不得呀!我指望这车炭换饭吃啊!开开恩吧!”“哼,你竟敢抗旨不遵?”“啊,不,不。”老人嗫嚅着。白衫儿凑上来说:“还是识点时务,快点把炭送到皇宫中去吧!否则,你就是抗旨!你还要命吗?”
  黄衣使者骑马走了,卖炭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烧出的一千多斤炭被白白拉走,心里像刀绞一般。不一会儿,牛车空着回来了,牛头上系着半匹红绡一丈绫。“这就是一车炭的钱吗?呵,苍天,可叫我怎么活下去啊!”老人悲愤地呼喊着,踉踉跄跄,昏倒在牛车旁……形容关系密切的成语
  风卷着地上的残雪,呼啸着……
  [点评]
  这篇改写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严格按命题要求“不能写成译文”、“要有适当的扩充渲染。”把古代文言叙事诗改写成现代文记叙文,完全摆脱了“译文”的影子。本文在“扩充渲染”方面,做到了按原诗提供的信息、形象,从细节上补充完整,然后按记叙文表达的需要,重新组织,如开头增加了环境描写,有助于表现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增加了对“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语言描写,更能突出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二是历来对“回车”的解释有争议,从“南山”到“南门外”,再到北面的宫中,怎么会需要“回车”呢?作者的改写,说卖炭翁见“黄衣使者白衫儿”来了,已经“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是已来不及了,这时使者们便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一改写倒是很合情理的。
 
 [例文二]
  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1)以记叙为主。合理想像,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2)以简短的议论结尾。(3)题目自拟。
智慧的力量
  这是水乡晚春的一天。一只老虎刚刚饱餐了一只野羊,它心满意足地舔着嘴巴,悠然自得地到山下散步。它信步来到水田边,低头瞧了瞧自己的倒影。“多么雄伟健美啊!”老虎不禁赞叹一声,“瞧,额头上那威风凛凛的‘王’字!呣——再看看这锋利无比的牙齿,还有我油光闪亮的外衣。我是当之无愧的山中之王。天下英雄谁能敌?也只有牛哥能与我‘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不禁回忆起当初和水牛大战的情景。怅恨了一阵子——它至今还为那次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
  忽然,老虎听见一阵吆喝声由远及近,定睛一看,却见一位农人赶着一头牲畜在耕地。再仔细端详:“啊?原来是牛哥!”老虎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只见水牛拉着沉重的犁,努力地耕着地,一派忍辱负重的样子。老虎有些不敢相信,急忙擦擦眼睛——没错,是水牛!老虎不禁迷惑起来, 等水牛一走近,他就问道:“嘿!牛哥,多日不见,你怎么落到如此境地!想当初,连我也不是你的对手,如今怎么做了农人的奴仆?瞧兄弟我在山中称王,倒也自在,要不要我帮你收拾这个农人?”水牛苦笑一声答曰:“莫要造次!你我哪是这农人的对手?不是我软弱,实在是农人具有一件非常厉害的东西。”“哦?是何宝物?”老虎睁圆了眼睛。“智慧!”“智慧?此乃何物?我倒要领教。”老虎仰天长啸,抖抖威风,不屑地瞥了农人一眼,傲慢地说道:“听说你有一件宝物叫‘智慧’,能否拿来让俺瞧瞧?”农人抱着双臂微微一笑:“可以!不过,我把它忘在家里了。”“呣——”老虎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回家取来让俺见识一下!”农人想了想,狡黠地笑了笑:“好啊!不过我要先把你捆起来,你这么凶,免得把我的牛吃掉。”老虎听见农人这么说,暗自得意,“败给水牛的事农人还不知道呢!要不,他怎肯回家给我拿宝物呢?等宝物一到手,我就是天下无敌的了!”想到这里,就装作宽宏大量的样子说:“好吧,你可要快点。”农人用缰绳捆好老虎,就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只见农人领着一村民,拿着木棒抬着铁笼跑来了,老虎惊恐起来,却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村民把自己装进铁笼里。农人不慌不忙地走过来,带着胜利者的微笑,“你看,这就是智慧。你虽然有强大的力量,但智慧是比力量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明代刘基说过:“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是的,智慧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凡事都要用智,它能使弱小者变得强大;只用蛮力,再强大也终会灭亡。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吧!
  [点评]
  本篇扩写完全符合命题要求。主要表现在:
  (1)紧扣主题扩充情节和细节。记叙文的扩写,不论命题是否有明确要求,都要遵循三不变的原则,即主要人物不变,主要情节不变,主题不变。如果变了,那就不是扩写,而是改写了。这篇扩写在遵循三不变的前提下,又有很好的发挥。由140字扩展到900多字(要求不少于700字),主要在“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等方面做了补充。而这些补充,不论是描写老虎不可一世的心态,还是描写农人狡黠的笑,都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智慧的力量”这个主题。
  (2)按命题要求结尾作了简短议论,由于引用了明人刘基的话,显得十分有力。
  (3)叙述故事时,有意地模仿了过去说书人的语气,生动流畅,别有情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扩写《鸿门宴》宴上部分,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穿插进人物外貌神情心理活动描写,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