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以“表达型”教学特征,以“积累实践”为范式,充分读中学语言,学中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捕捉信息概括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2.发现文章结构上整齐而富有变化、有序的表达方式,在学情创设中积累精彩语言,学会组段。
教学重难点:
发现文章结构上整齐而富有变化、有序的表达方式,在学情创设中积累精彩语言,学会组段。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前写,依学定教
1.写好课题,读好课题。糖果世界大冒险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课文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下面和老师一起写好课题,圆明园,第一个圆是圆圈的圆,第二个园是公园的园。特别要注意“毁”的笔画顺序。
2.读好课题。
3.出示文章结构图,理清脉络。
展示课前表达作业。指名上台展示。
师注意提示有条理的表达。课文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
课文先写了……读这部分时我感到……我从这些词中感受到……
二、课中“读”:聚焦辉煌,不同层面的读,体会举世闻名
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用心去读书,读出感受。
(一)大略地读,学会捕捉信息
1.出示读书要求:大略地读,学会捕捉信息。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出能概括这两段话的意思的一个句子。
薛之谦离婚2.交流
3.师小结:这是一个过渡句,既概括了上文的内容,又启示了下文的内容。
(二)细细地品读体悟文字的情感
1.圆明园内有哪些建筑呢?我们再走进课文中读书。这一回,咱们细细地品读。
藩篱是什么意思2.出示读书要求:细细地品读体悟文字的情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一圈圆明园内有哪些建筑景观,再将圈出的建筑景观自己读一读。
3.默读,圈划词语
4.交流,你到了哪些建筑景观?一人说一种,说完了把它写到黑板上。
5.结合图片,品读词语,读出感情。
师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读出文字的味道,读出每个文字背后的情感。
(三)发现地读,体会表达规律
1.一,体会叙述的有序。如此众多的景观,文中用了哪些关联词有条理的连接在一起?一。(预设:用了“有……也有……有……也有都是……如……还有……有……如……不仅有……还有……”等关联词)
2.连一连,发现对举的巧妙。
将这些景观打乱顺序,仍旧用上这些关联词连接,效果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两两相对的,一对为“宏伟与玲珑”一对为“热闹与恬静”一对为“现实与想象”)
3.小结,回扣总起句。
师: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对举”。无论是宏伟还是玲珑,热闹还是恬静,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圆明园内一应俱全。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生齐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引读:难怪作者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三、在语言实践中完成方法习得。
1.同学们,昔日的圆明园是如此的辉煌。然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一把火竟把这属于中国的辉煌、属于世界的辉煌彻底的烧毁了。
师:英法联军毁灭有——老师擦去词语,写上关联词。
英法联军毁灭了什么呢?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有顺序地写下来。
课后表达一: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一把火把这属于中国的辉煌、属于世界的辉煌彻底的毁灭了。
有,也有;
有,也有;
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2.学生写作。
3.交流,感情朗读自己的文段。
课后创写二:
同学们对自己的校园一定很熟悉吧,请你结合自己的校园特点,有条理地将校园及特点介绍给大家。
提示:1.用上“有……也有……;有……也有……;不仅有……还有……”等关联词。
枯荷2.试着用上“对举”的表达方式来组合句子。
3.结尾抒发自己对校园的情感。
(创写二根据时间调整,可以作为作业布置。)
四、设置悬念,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辉煌,而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此时,你一定会有问题想问。
2.学生质疑。预设:题目《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为什么写圆明园的辉煌呢?正月十五月儿圆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加深对圆明园的了解。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继续预习,搜集圆明园的资料。
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
言之有序学会对举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是一个悲剧。文章前后内容为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这两者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其昔日辉煌景观是教学的难点。
我的教学凸显“表达型”教学理念,以“积累实践”为路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情”“以读促写”,充分体现学表达和通过表达来阅读学习。教学分三个模块:“前置性表达(写)——表达式阅读(读)——创造性
表达(创)”。
一、课前写,以写促读,以读促思,用文章结构图,理清脉络。
课前,我策划好学生言语表达单,让学生课前自己读书,动笔完成文章结构图,同时养成课前阅读时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的学习习惯。学生以写促思考,表现自己的阅读所得。这是学文前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课上,学生间相互交流,老师顺势引导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词语积累中,既落实语文的常规,又为阅读扫清障碍,巧妙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
二、课中“读”:聚焦辉煌,不同层面的读,体会举世闻名。
根据辉煌部分的特点,我运用不同的思路,有层次的读,有重点的读,领悟语言表达的精妙,把“建筑”部分作为重点学习,因为建筑部分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是本文的特所在。
一是大略地读,学会捕捉信息。文中的三四自然段有一个明显的过渡句,让学生大略读,捕捉信息,并体会语言的表达作用。
二是细细地品读,体悟文字的情感。品读第3自然段。品读中,引导学生理解“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建筑及景观之风格各异的特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初具印象。为进一步激发对圆明园景致的赞美之情,通过课件欣赏“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
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西洋楼”……相关图片,为让学生对圆明园建立整体美,感悟: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我国无数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品读中扣住关键词,让学生读中想象,想象中体验,从而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爱国之情渗透在朗读体验中。
三是有思考地读,体会表达规律。读中思考,引导学生抓住“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等一系列的关联词,理解圆明园中
的景观众多;体会叙述的有序。连一连,对比读,发现对举的巧妙。从而让学生写作时学习这样来表达。扩频通信
三、课后写,在语言实践中完成方法习得。
首先,课上,充分给时间让学生去触摸文字,去实践用文字构段,且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表达规律,充分利用“毁灭”资源,结合“辉煌”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创作,并带着情感朗读自己所写的文段,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在写与读中飞扬起来。再由课内走向课外,进行创写,依据校内学生熟悉的资源,充分利用课中学习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完成方法的习得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读进去,写出来”,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完成方法的习得,让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圆明园的毁灭》再现的毕竟是历史,与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太远了,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维,应布置学生做好课前的资料的收集,对于课前查阅的资料,可在课上巧妙运用。
黄国才老师中肯的点评,值得我深思:课可以把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做一个整合,学生会的不教,对文章是怎么写的,怎样写出的,文章的构段方式,此处的教学应多花心思,引导学生弄明白,才能更好迁移到写。课上,还应关注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课中的创写。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遗憾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读写能力,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