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春江花月夜》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常见题型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理解诗人的哲理思考
教学设计
座谈交流航天飞机的资料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与活动设计一、教师导入(2′)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
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
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
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
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3′)
无线网络技术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
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
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整体感知(10′)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2、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
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提问: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
(学生讨论,自主回答)
(一)(1-16 )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二)(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反对
讲解: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
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四、分节赏析诗歌(30′)
(一)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1、教师范读
浅绿2、提问: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
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
3、自读,小组派代表读,2-3名
4、齐读。
彼得大帝是谁5、背诵前八句。(齐背和个背结合)
教学
小结
教学
反思
发布评论